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第1/5页)
    第6章    火把现在只余下一小截明明灭灭的碎布片,失去火光映照,这山洞阴森多了,简直像是座石坟。    彻里曼运气凝神双掌顶出,挟雷霆万钧之力轰地往石壁上一推,一小阵落石飞沙扑下,晃动两下又恢复了平静。    和前面十几次尝试一样,它一点用处也没有。挡住洞口的是固若金汤的巨石。    不管它是天然生成,或是有人刻意挡起,它都能牢牢的坚守岗位,丝毫不松懈半分,也不留给他们半点生路。“休息一下吧。”不怪停下她挖土掘地的动作,抬头对他说。    “我不累。”彻里曼专注的调息养气。    她嗤声说:“不累才有鬼。我们在这儿弄了多久了?一个时辰、两个时辰?还是半点进展都没有,除了你快把那双手掌弄废,我的刀子挖得钝掉外,什么也没有。”    “我很好!”他硬声回道。    “我可不好。”她吼回去“见鬼,为什么我们不干脆走回头,跳下悬崖算了。    这个洞根本是死的,我们就要死在这里头!”    她的叫声在空洞的四壁上回响,直到此时不怪才晓得她自己有多沮丧,有多紧张,有多大的压力。这种面临绝境求生的压力,能逼得她失去自我,失去心智,如果她真的疯了,也许会比较好过。    “我们不会死在这儿的。”他音调不变的说。    为什么当她即将濒临崩溃时,他还能保持著他的信心,为什么?不怪叫嚷起来,难道他不晓得他们就快死了?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力气,他们还能在洞中活多久?她不要死得像是干瘪的饿死鬼一样,她宁可跳下去让冰河夺去她的生命。她不知道她叫什么,也不想去管。    突然间,非常用力地她挨了一巴掌。她的嘴巴渗出血来,咸甜的血味扩散到她口中,整个脸庞歪到一侧,饱受惊讶的双眼圆睁,她被打了?    “我们不会死的。”他沉稳的在她耳边说:“知道没?”    不怪觉得自己半边脸像要肿起似的。神奇的,这股尖锐疼痛的感觉帮助她冷静下来。紧接著一阵奇异冷风灌入,吹灭最后的火花,洞中陷入一片黑暗,她摸索著找寻彻里曼“你在哪里?”    他抱住她,温柔的让她倚在他宽厚的胸口前“我在这儿,不用怕。”    伸高小手,不怪探向彻里曼的脸,那高挺的鼻梁,双唇的曲线,俊扬的眉与双目,是他没错。她松口气,用力的搂紧他的脖子,努力的靠近他。在这种时候,如果还要拘泥于礼俗,未免可笑。她急需要感觉她并不是孤单在黑暗中。    一双温热的手臂,一缕人的气息,都能安慰平抚她。    “对不起,是我刚刚失态了。”她低声说。    他双臂束拢的紧抱她半分“不用担心,那很正常。每个人待在这种境地,多少会失去一点常态。我们会活下去,不论如何你绝不能把这点忘记。”    晓得在这个地方失去信心,无异提早宣判死刑,不怪没有抗议的点点头,尽量不去思考他们处于什么状况。或许一些题外话,能让她移转注意力。    “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问吧。”    “二十年前,白…皓罡为什么杀了你爹娘?”    彻里曼全身僵直著,即使只听见她小小的问,也能勾起他无边的痛苦。他不能死,至少不能在大仇未报前。    “我不是想刺探你隐私,但如果你愿意说出来,我会安静的听。”    不怪迫切的想了解他的过去,为什么他对外表现如此无情,本性却又不是那样的人。为什么他要戴著一副凶狠的面具,真正的他却又那般地温柔。    她渴望解答,为什么她会在乎一个只认识短短几天,一个她该恨多于情、怒多于爱的恶人,一个奇怪地捕捉她注意,掳获她芳心,强迫她接受的男人。    可不可能这就是婆婆告诉她的,每个人生来命定都有的冤家?她终于遇见一个她注定要碰头的人了?    彻里曼放开她,屈膝而坐“那不是个好听的故事。”    “你愿意说吗?”    他苦笑着“既然你这么想多管闲事,也罢,我就告诉你也无妨。”    “我保证不插嘴,乖乖听。”不怪甚至在黑暗中举手发誓。    自然,这么做彻里曼也看下到,但不论如何,他以低沉而平静的语气,开始述说著。    “事情发生在二十年前…“当时,我六岁,底下还有个meimei才三岁,自我出生起,我们就一直住在大都的使节宅府里。大都是蒙吉皇朝的帝都,你应该还记得。    “我爹年轻时,就奉我国家皇帝的请托,到中原大都当特使,与当时的可汗顺帝建立友好邦国关系。父亲在故乡本为杰出的学者,博学多闻,精通一切西方学术理论,深受当时的顺帝倚重,常找他协商解惑,非常友好,最后顺帝甚至把一位公主嫁给我爹,她也就是我亲娘。    “这段婚姻把我爹爹留在中原,他成为顺帝身边的好友与议士。后来我母亲生下两个孩子后,我爹更不可能离开。即使当时局势已经恶化,明教与汉族人的反元风气形成气候。顺帝日以夜继的找我爹爹商量。    “可是再多的商讨也挽不回顺帝手中日益衰落的天可汗国,在中原那些明教逆旅声势越来越凌厉,败战而逃的元军不可计数。顺帝就算欲止狂澜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记得父亲去宫中面谒可汗回来后,总是对我母亲摇摇头。有一天吩咐她可以准备一下行李,好与他回国去。    “我父亲已看出大元朝气数已尽,除非有援救,否则无法独自对抗众敌,他自愿回国尝试请救兵。我的母亲非常不舍得离开,她从未去过我父亲家乡,只听过我父亲的描述。她认为自己无法生存在那样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夜半都悄悄的垂泪。    我不懂得母亲的忧伤,只是奇怪为什么父母亲经常吵架。    “顺帝也不想让我爹离开,他晓得此去不知何时能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