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朝堂之争  (第1/2页)
    第三十七章 朝堂之争    原本风雨欲来的京城最后的平静终于被打破,一纸措辞严厉证据确凿的诉状如同划过暗夜的一道闪电,瞬间惊慑了所有人的眼。    刚从西北边境回来的原镇国大将军明末,居然一纸诉状将如今朝中权势喧天的荧阳公主告到了监察司!    诉状上罗列荧阳公主四大罪名!    罪一,私自蓄兵,图谋叛变。    罪二,勾结首辅,女子擅权。    罪三,谋害忠良,包庇jianian臣。    罪四,私挪库银,贪污腐败。    每一条罪状都有据可查,言辞犀利,证据确凿,任何人只要稍微看一眼诉状的内容,都可以感知到一股凌厉的杀气,任何人犯下这样的罪行必死无疑!    这纸诉状并不是明末亲自执笔,而是谢清远代劳,拿到诉状的当日,明末也目瞪口呆,她只要谢清远搜集荧阳公主的罪行,却没想到谢清远早已写好诉状,并且连时间地点证据都罗列得一清二楚。    谢清远这个人城府太深,不可估量。    拿到这样一份诉状,明末心底不由得多了几分底气。    哪怕荧阳公主权势滔天,这样一张诉状下来,她百口莫辩,即使监察司不能拿她怎么样,影响已经造成,荧阳公主再要有什么动作,便是燎原之火,民众积压已久的怨愤会在一夕之间爆发。    让荧阳公主坐立不安,将对付绪王爷的事情暂时压下,等待绪王爷整理军队,做好应战准备,这样平衡的局面又会暂时回归。    无双,也就暂时没有性命之虞。    这是明末打的算盘。    监察司    须发皆白的赵驰章坐在桌案前,桌上摆着一纸诉状。他面前分坐着监察司另外几位大人。    锐利的目光扫视在座众人。    “诸位,对这张状纸你们有什么看法?”    “我们秉公判决,然后交由皇上决断。”左侧官员缓缓开口说道。    马上有人冷笑“秉公判决,荧阳必死无疑。”    “她作恶多年,死有余辜。”右侧官员愤愤说道。    “那我等马上人头落地,王大人以为还是君天帝时期,任何事只要照章办理,上头自有青天么?”    “对,皇帝昏庸,交给皇上就等于直接交给荧阳公主,与她作对,我们还有活路么?”    “状纸不止一份,明末已经四处散发,如今天下人都看着,我们决断稍有偏颇,必然引来骂声一片。”    “的确是个大难题啊…”赵驰章叹息。    监察司自君天帝创立以来,便是京城中最为清正廉明的一股力量,无论政治如何黑暗,朝野如何腐败,只要是告到监察司来的,必然能有公正的决断。    君天帝毕竟是空前绝后的天才人物,他深远的目光早已看到,权力中枢需要互相制衡才能平衡。    在封国创立的几百年中,监察司的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制裁了大批贪赃枉法的官员,也处置了不少犯下罪行的皇室贵族。    但是监察司的决断毕竟要通过皇帝的首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皇帝贤明监察司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成效。    现今的状况来看,皇帝简直就是个摆设,荧阳和绪王爷一手遮天,所以监察司十几年来一直游离在敏感事件的边缘,遇到触及荧阳公主和绪王爷一党的奏章或者诉状,都一概含糊带过,不了了之。    一般不用等多久,找事的人都会被荧阳公主他们偷偷干掉。    所以往往告状的人都力求身份保密,唯恐被知晓惹来杀身之祸。    而明末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她一开始就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也公开了诉状的内容,把天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个涉及当权人物的审判上。    这样以来,荧阳公主反而不能有太大的动作,不然就会落得残害忠良的名声,明末可是私闯敌营的大英雄!    监察司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公正审判则得罪荧阳公主,不公正则得罪天下人。    “这个明末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啊…”“为今之计,只能不做决断了。”赵驰章叹了口气“只是牺牲了明将军…”    几日之后,监察司审判的结果公布,鉴于监察司中有重要成员为荧阳公主一手提拔,所以监察司在这个问题上失去了公正判决的立场。    诉状直接交给皇上判决。    皇上的旨意在第二天马上下来,荧阳公主为朕的长辈,朕不方便审理,还是交给内阁处理。    转了一圈之后,明末的诉状最终进入了荧阳公主一手cao控的内阁。    至此,监察司的立场已经完全表明,他们不愿插手这件事。    监察司中有重要成员为荧阳公主一手提拔,这个借口确实毒辣。即使让这位成员不参与审判,也难保他在监察司任职的这些年没有私结党羽,监察司确实没有资格再来审荧阳公主。    明末还没来得及为监察司的行径咬牙切齿,皇宫中的太监已经来到了她府上。    时隔多年,再一次踏上昭舞殿高而长的走廊,已完全是另一番世相。    那时,她是定国大将军之子,皇宠加身,皇宫里任何一处她都可以随意进入,即使是    至高无上的昭舞殿。    而今,她的身份已经是叛将之子,她自己又在边境上丢了十万人性命,荣宠不再。望着铺展在眼前如同一副锦绣图画般华丽恢宏的昭舞殿,她内心感慨良多。    随着太监的脚步跨过高高的门槛,明末被昭舞殿内的气势吓了一大跳。    文武百官立于殿中两侧。    一身龙袍的当今皇帝端坐在昭舞殿正中的龙椅上,表情木然。荧阳公主坐在龙椅左侧偏下处,一袭金色织锦长袍,头饰镂空金冠,雍容华贵,比起龙椅上毫无表情的皇帝来,一派皇家尊贵风范显露无遗。    明末心中一紧,荧阳公主大权在握,排场自然不小,却没想到她这般张狂,居然如此明目张胆的坐在皇帝的一侧。    权势滔天,如此不知收敛,必然树敌众多。爬得这么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