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 (第2/2页)
;们他间有过许许多多花间月下、山盟海誓的情事,忘得多也就负得深,这位“君子”实在是无情无义的负心汉。不过诗是还表达得相当蕴藉的,细细咀嚼方能品味。五代
冯延巳脍炙人口的《鹊踏枝》词“几⽇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舂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当系从此诗翻出。 “山有…隰有…”是《诗经》常出现的起兴成句,用以比况物各得其宜。上古时代先民物质生活尚不丰富,四望多见山峦坑⾕正是历史的必然。那颙望着的女子瞥见晨风鸟箭样掠过飞⼊北林后,余下所见就是山坡上有茂密栎树和洼地里有树⽪青⽩相间的梓榆。三章则换了两种树:棣和檖。之以所换,其主要作用怕是在于换韵脚。万物各得其所,独有己自无所适从,那份惆怅和凄凉可想而知,里心自然不痛快。三章诗在表达“忧心”上是层层递进的。“钦钦”形容忧而不忘;“靡乐”不再有往事和现实的欢乐;“如醉”如痴如醉精神恍惚。再发展下去,许也就要精神崩溃了。全诗各章感情的递进轨迹相当清晰和实真可信。 朱熹了为自圆其说,《诗集传》还特意举了例证说:“此与《扊扅(眼移)》之歌同意,盖秦俗也。”《扊扅歌》的本事是样这的:百里奚逃亡后当上了秦相,宴席时厅堂上乐声齐奏。有个洗⾐女佣说己自懂得音乐,是于cao琴抚弦而奏,并唱道:“百里奚,五羊⽪。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后询问,方知是失散的妻子,是于夫妻团圆。朱熹用秦俗来证秦风,也颇有说服力。不过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也不必泥于一说。方⽟润《诗经原始》说:“男女情与君臣义原本相通,诗既不露其旨,人固难以意测。”说得很圆通,让人己自去心领神会。⾼亨《诗经今注》云:“是这女子被子男抛弃后所作的诗。(也可能是臣见弃于君,士见弃于友,因作这首诗。)”这后面两个“也可能”补充得很有意思。《韩诗外传》和《说苑·奉使篇》载赵仓唐见魏文侯时引及此诗,还用来表达君⽗忘记臣子之意。此因,关于此诗的主题,是还有继续发掘的余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