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江湖路_第44章唱个响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唱个响诺 (第2/2页)

27;额生晕,秋斜照之下,脸上霞光浮动,犹如牡丹初放,红梅映雪,丽不可方物,不觉瞧得呆了。

    龙红灵的眸子柔如⽔,眼波流转,瞟了他一眼,笑地道:“早知你那么喜牛,我该让钱伯准备一头给你。

    方大子风度翩翩,⾝穿绫罗绸缎,手舞银骨宝扇,着一头‘哞哞’叫的黑⽪大⽔牛,在这⽟山县城大摇大摆,横冲直撞,你说威风不威风?”

    方学渐哈哈大笑,道:“如果⽔牛背上再驮一位貌美犹胜嫦娥,心灵堪比织女的绝世佳人,这⽟山县的大街上怕不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大家亮了眼睛,争着来瞧张生牵崔莺,织女会牛郞,那才是真的闹。”

    龙红灵的脸腾地红了,⽟颈低垂,粉面如醉,眼眸无限,轻啐一口,喃喃地吐出一句:“臭美”“冰为溪⽔⽟为山。”冰溪楼又称冰川楼,乃赣东第一名楼,风风雨雨已走过近千年的历史。

    宋朝诗人陆游游历⽟山,留下一首《⽟山县南楼小望》:小楼在何许?正在南溪上。空蠓过钓船,断续闻渔唱。征途苦偏仄,舒啸喜清旷。安得此溪⽔,为我化酿。过了东南角一座雁翅似的浮桥,两人又行片刻,便来到冰溪楼前。

    方学渐抬头张望,只见是座四层⾼楼,门首一块牌匾,已然十分陈旧,朱红大书:“冰溪楼。”书法遒劲透着飘逸,是唐代名吏戴叔伦的手笔。楼内笙簧缔绕,鼓乐喧天,虽然已过晌午时分,依旧十分闹。

    方学渐把马缰递给门口的侍从,随着龙红灵欣然而⼊,直上三楼,拣了一个临湖傍槛的阁几坐下。

    当值的酒保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手脚⿇利,须臾之间,便把两副餐具摆上桌案。方学渐第一次在如此富丽堂皇的地方吃饭,不免有些拘谨,看着酒保跑上跑下,心,也想去帮他一手。目光转到龙红灵⾝上,见她坦然自若,正拿着一本菜单在看,暗骂自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骨头。

    当下低头喝茶,装作司空见惯的阔佬模样,只是看见那些放在面前的酒缸,酒提,匙,着,盏,碟之类⽩光闪闪,显然都系纯银打造,暗咂⾆不已。龙红灵随手点了七,八道菜,无非是些,“酱爆青椒。”“⿇香萝。”,“桃仁鸽蛋。”

    “雪炒飞龙。”“姜芽肚丝。”之类,最后少不了要半只酒楼当家的“酱烤猪。”方学渐听在耳内,也弄不清这许多,正兵来将挡,饭来口淹,乐得悠闲自在,省得少见多怪,出丑丢脸。

    “子,要什么酒?”酒保把菜单递到他面前。方学渐心一慌,差点把含在里的一口茶吐出来。“你们这里有什么好酒?”方学渐接过菜单,翻将起来。“回子话,这里最有名的有两种酒,一种叫五香风酿,一种叫十月女儿红。”

    “这五香风酿不比一般的米酿,一定要当年的新酒。糯米要用吉安的长粳稻,每料五斗,还要加上上好的檀香,木香,香,川芎和没,这是五香,考究得很。

    还要加丁香,人参,⽩糖霜,红枣和胡桃⾁,在大锅里蒸了米后,晾凉,再到下料封瓮,一共十五道工序,一丝也马虎不得。

    因为这酒大,封瓮之后,每七天要在正午的时候开缸打耙一次,这一天还必须是大晴天,如果没有⽇头的话,酒就乏了,败了味,这样一连七七四十九天,赶在三月三这天开封。这十月女儿红呢,是醇酒…”

    “好好,就给我们上两斤五香风酿,要快。还有,这一味汤也上一份,到时候可以下饭。”方学渐听他说了这许多言语,心早就不耐,指着菜单上的“三鞭汤。”下了逐客令。酒保记录下来,唱个响诺,下去吩咐厨师准备菜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