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_第121-12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125章 (第16/16页)

立新皇,可南京也打着大明的旗帜,本是同根而生,相信吴三桂也不敢轻易向南明开战,不然天下士子的口水也会淹死他们。而且辽东如今刚刚占领了北京城,李自成虽然大败,可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尚有几十万大军,吴三桂就算有心南下,恐怕也得将李自成消灭后才能成行,不然以大顺军实力,随时有可能抄了南下辽东军的后路。左良玉一直沉默不语,后来才说道:“我看辽东未必会立即下江南,要紧地是我们要着手快一点,不能够等江南弄得不可收拾,我们再去收拾,那时后悔就晚了。”

    左良玉最为看重的谋士黄澍道:“侯帅所言极是。今日之南京虽有君却似无君,我们不去收拾,更待何人?”左良玉地儿子、平贼将军左梦庚也道:“父帅想得很是。目前我们先不要担心辽东会不会下江南,我们所担心的是朝廷这样乱下去,皇上如此荒yin,不理朝政,任着马、阮等一班小人摆布,如何是好?”

    左良玉心中明白,黄澍去了一次南京,在朝廷上当面攻击马士英等人。马士英知道黄澍是依靠他宁南侯的力量,所以当时没有敢把黄澍怎么样,随后却以弘光皇帝的名义下一圣旨,来武昌逮捕黄澍进京。结果黄澍被他保护起来,没被带走。现在黄澍已经同马、阮等人势不两立,只有举行“清君侧”的大事,才能挽回局面。

    左良玉知道儿子左梦庚如今替他做了平贼将军,也想趁这机会做一番大事,所叹同黄御史两个人勾结很紧,日夜怂恿自己前去南京。不过左良玉也知道,只有“清君侧”才能对得起先皇,也只有“肖君侧”才能进行“废立”大事,建立千秋勋业。可是这事情实在太大了,他不能不再三斟酌。“梦庚,你跟黄监军下去,仔细商量商量,对南京的一班小人如何动手?何时动手?商量好后,禀我知道,我好决断。”左梦庚和黄澍对视一眼,知道左良玉已经动了心,不过还有所顾忌而已,只要自己能拿出一个可行的对策,必可让其挥军南京,自己便也可立下万世勋业。未等武昌的左良玉大军开拔,十几万辽东军已从北京出发,兵分两路,吴襄、祖泽远率骑兵一团、二团近五万铁骑赶往大同,吴三桂亲率许立、许有利、祖大寿、何可刚一同赶赴固关一带,吴智、杜龙则率原山海关兵马驻守京城。六月初二,吴三桂率领着十万铁骑和两万步兵赶至真定府,新上任的真定巡抚邱茂华奉命率城中官员出城迎驾,见到吴三桂妆即大礼参拜,生怕得罪了这位慑政王。

    吴三桂率军南下攻打固关,这真定府便是后方大本营,当然马虎不得。在邱茂华的府衙中,吴三桂高坐首位,许立等众将陪在身边,邱茂华坐在末位相陪。吴三桂喝了一口茶水,道:“邱巡抚,现在你手下可还有军卒?”

    邱茂华站起来,微躬着身子答道:“启禀吴王千岁,臣自就任真定巡抚以来,便在真定树起大明旗帜,原本被打散的大明军先后来投,现在城中已有大明军近四万人。百姓达三十余万人,愿听吴王千岁调遣!”“好,邱巡抚不愧是我大明忠臣良将,如些短的时间内竟能聚起这么多军卒,当记首功。不过真定府离固关如此之近,四周可有顺贼出没,驻守固关的大顺军又有多少,你可知道?”

    “因真定聚起几十万人,而且这些人都是大明百姓。饱受顺贼摧残,与顺贼势不两立。所以顺贼不敢出固关一步,只是龟缩在固关防守。据前些日子从山西逃出的百姓说,固关只有万余大顺军,由李自成义子李双喜率领。不过李双喜驻守固关后,即派人封闭了各条要道,再没人能出关,不知后来顺贼又有没有援军。还有说前几日在太原附近的榆次、太谷、祁县等地先后有百姓暴发起义,不过被顺贼派大军屠城,镇压了下去。在平遥、介休也有百姓想要起义,现在也没了声息。只要吴王千岁能攻破固关,山西各地百姓必然会举旗响应。”吴三桂一听,暗叹人心可用,大明虽然已是穷图末路,可毕竟统治全国三百余年,普通百姓对大明还有很强的认同感。如邱茂华所言属实,李自成在山西恐怕是站不住脚了。

    “嗯,何可刚。你率步兵二团留在真定,以防顺贼乘隙来攻真定。许立、祖大寿为先锋,即刻兵发固关,许有利随我为中军,让咱们也见识见这些所谓的大顺精锐!”

    固关始建于中山国,复修于明,关城用石头砌筑,城墙宽3米。高5米,全部依山势而建,在墙体的重要至高点上分别建有:炮台,烽火台。哨台等。固关建有东西城门两座,因其本是大明朝保卫京都的重关之一,所以西门建有坚固地瓮城,城门上有重檐歇山顶关楼,而东门却只有城门,而无瓮城。祖大寿、许立率军赶到固关城下时,天不过午。祖大寿亲自率步兵一团上前,随军携带几十门新式火炮依次排开,关上大顺守军无不心惊。他们正是跟随李自成从山海关一路败退至太原,最后又奉命驻守在此的一万精兵。虽然这些军卒对李自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可眼前的形势却不是仅凭忠心便可扭转的。几十门火炮同时响起,坚石所建的固关也不仅在隆隆的炮声中呻吟不已,关上守军更是血rou横飞,死伤惨重。李双喜看得心痛不已,只是几轮火炮,自己仅有的一万大军便损失了几百,如此下去,这固关还如何守得住。

    关上也有几门老式火炮,都是俘获于大明守军手中,可这些火炮不论是射程还是准星、射速都不是辽东的对手,双方炮战不到小半个时辰,关上仅有的几门火炮已尽数被毁,大顺军已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祖大寿得理不让人,命炮兵炮火压制小半个时辰后,又命炮兵作延伸射击,直到已听不到城中顺贼地喊叫声,才命人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憋了半天劲地两万步兵嚎叫着向固关发起了最后冲锋。此时固关原有的五米城墙已只剩下不到三米高,冲到城下的辽东军根本不再需要什么攀城器具,他们以排为单位,两名辽东军在城下双手搭在一起,后面辽东军卒一脚踏上两人手上,城下两人猛的一使劲,这人便轻松的飞起一米多高,双手在城头上稍一用力,整个人便已飞到城墙之上。不到一刻钟时间,已有五千多辽东军冲上城头。关中的大顺军虽然舍命死拼,可在辽东军的火枪、手雷之下根本是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关门便被打开,城外的许立早已等侯多时,一见关门大开,许立已率先冲了上去,其身后两万铁骑如同滔天洪水般涌入固关。

    已呈败象的大顺军,见到辽东军两万铁骑,本就不高地士气这下更是直接降到了零,无论双喜如何下令,仅剩的不到五千大顺军再也不听他的命令,只知道仓皇而逃。双喜知道固关一旦失守,辽东大军入山西已再无阻拦,而自己曾在父皇面前下过军令状,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决不叫辽东军踏入山西半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