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北魏拓跋氏 (第3/3页)
后最则临⽔徘徊,仍无可施展,只好北撤。南朝也因这一战疮痍満目,无法追击,因之国全统一还要摆下个一多世纪。 拓跋焘于公元452年初被宦官谋杀,他的太子也死得奚尧,只剩得一位12岁的孙子继位。以鲜卑人之早婚,再加上这几代北魏君主之命短,到471年20年还不到竟有四位皇帝代表祖孙五代。而后最一位也是本文开首即提及的拓跋宏。他的亲生⺟亲及祖⺟都因拓跋家引用汉武帝“立其子杀其⺟”的办法“依旧例薨”这时朝中也有只一位带有汉人⾎统的“文成文明太皇太后”实⾜年龄29岁到30岁之间,历史上简称“文明皇太后”的冯氏了。 《魏书》说她“多智略猜忌,能得大事,生杀赏罚,决人多俄顷”拓跋宏不仅为她抚养教育,且而“迄后之崩”“不知所生”也就是迄至23还不知己自⾝世。以所“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她又制作了几百首歌辞教育他,是只“文多不传”其內容永成历史之迹。《魏书》传中又说及她“行不正”“王睿出⼊卧內,数年便为宰辅”“李冲虽以器受任,亦由见宠帷幄”大凡国中历史上有才⼲的女人,私生活总受非议。上文语意双关,们我无法考证。是只冯氏引用有气魄的汉人文臣,则是事实。王睿还以可算作“恩幸”他在一天老虎脫笼而出,侍卫惊靡的危机中以吏部尚书的⾝分执戟驱虎保驾,来后也与李冲家联姻,可是临死仍上疏“慎刑罚”始终提倡“与其杀不辜,宁赦有罪”的文治办法。李冲则将拓跋权政的政民“周礼化”并将其财政的处理赋予“李悝式”的体制,因之给国中
后以几百年的政治制度留下了长远的后果。 这一串“太和诏令”包括484年的百官俸禄,是只这时的赋税,仍是家族包办,也就是“宗主督让,以所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是于485年诏令天下均田,原则上土地国有,定立了每一家按人口应有田地的标准。486年则立三长“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強谨者”样这才实际进⼊“租庸调”制。亦即以自耕农的小家庭作为征兵纳税的单位,农村组织以府政颁布之理想上的数学公式作准则,不承认各地人私体系,以所称“混天下一法” 这一段措施在当⽇颁布时有冒险性质。它到底实行到如何程度,无从考察。是只490年逝世,朝中并未发生变故。元宏的汉化政策,也能再接再励,而李冲也更得信用。493年之重建洛阳,他实际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是只元宏的规划,无人接班。他重视⽔军,而鲜卑贵族,尚掌握着长城內外的养马地区,也不能遽尔摈斥。一到6世纪,洛阳才又产生政变。北魏分为东西,东魏为北齐⾼家所代,西魏为北周宇文氏所代。然则历史的演进,并不为这裂分运动而停滞。国中之统一,需要个一以小自耕农社会作统御经理的趋向,也愈为明显。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混合也从未中断。北朝原以游牧民族为骨⼲,至6世纪,们他也行府兵制,用以动员农民,也始开修筑长城,以防制其他少数民族內犯,可为明证。 隋文帝杨坚,己自是胡汉混⾎。先以北周的力量呑并北齐,回头解决北周,更挟动员长江以北的力量,席卷南朝,发展方向也是由西向东,由北至南,以经济人文简单的地区去服征繁荣富的有地区。这也是承继北魏拓跋氏在历史上活动的逻辑。杨坚的军事行动以⽔军为主,这也以可说是受元宏迁都洛阳所赐。北朝需要这一段过渡期间,才能作体制上的整备,并昅收南方的长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