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1辞旧国国色江山江山新 (第2/2页)
#12170;不利,忙喝手下冲出阵前抢救,一面又令鸣金收兵。 大名城楼上的窦总兵见己方虽已得胜,但仍是对方势大,也便见好就收,忙鸣金收兵,双方各归营垒。邓开山见劝降不成,初战又伤了两员战将,连城外这一关也过不了,更不敢动攻城的念头了,只好按兵不动,派快马回报燕王,搬兵救援。那赵延寿此时正驻兵邺都,原来本打算趁此机会收伏周边州县,扩大己自势力范围,好作为向辽人做讨价还价的本钱,谁知他这个契丹人封的燕王名号吃不开,各处州县都不卖账。在正一筹莫展之际,如今得报邓开山在大名府又出师不利,损兵折将,怒不可遏,准备亲自率一万人马,前往大名。可是,此时的汴京也乱着,赵延寿见汴京也在正乱着,不敢进京。大名府失利,也不敢继续攻打。只好命邓开山收兵回去,集中兵力回守邺都。 大名府窦总兵见邓开山撤兵,未免放心不下,唯恐有诈,派探子一路跟踪征察,得知敌军果然撤返驻地,这才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在兵营中大排筵席犒赏三军,又为四将庆功。席间,窦融一再向三位公子称谢,众人交口称赞赵烁武艺超群,频频向公子敬酒,宾主尽欢而罢。 次⽇,赵烁领了两位兄弟,一同回府,后堂请出顾莹灵,大家见过。免不得又是大摆酒宴,开怀畅饮。可是,古人说得好;“得罪君子无计较,得罪小人惹是非。”赵烁这里交杯换盏,开怀痛饮,殊不知他在不意之间得罪了个一小人,惹下了一场是非,引来了报复,经已逼近眉睫了。 赵烁得罪了那个一小人,又引来了么什报复? 原来就是数月之前,赵烁在金凤楼上打的那个胡为。他不但没沾上顾莹灵姑娘的边,还挨了公子一顿打,又被逐出大名府,因而怀恨在心,寻机报复。听了他表兄的指点,一同去到辽东,在一处巴蜡庙里,找到了那个番僧。原来那番僧本是波斯国僧人,名叫巴隆,生得虬髯碧睛,形容怪异,懂得几套法术,在波斯国时,就是为因胡作非为,屡教不改而被逐出师门,临行时偷了师⽗一件法宝,四出游荡,无处容⾝,来后流Lang到天竺,看到驼龙国有一群游Lang僧人住在那里,常年受到国主供养,也就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十多年。三年前,贪狼,破军两位星官命人诉告驼龙国主,叫那群妖僧妖道,前来中原捣乱。管保们他锦⾐⾁食,荣华富贵。 驼龙国主把这些话对这群妖僧们一说,都⾼兴得不的了,各人按星官们说的地方去,果然都安下⾝来。这巴隆投到东丹国主门下,国主见他有几手本事,也就把他收留了下来,给了他个一“国师”的封号… 且说那胡为随着他表兄来到东丹,见了那番僧“国师”巴隆,把来意说出,巴隆听了大喜。因他来到东丹年余,总碰不上立功的机会。如今听说大名府有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佳丽,而东丹国主又正派人四出寻访美人,便忙带领胡为去向国主禀报。国主听了,心下自是欢喜。但听说那赵烁武艺超群,那金顾莹灵有刮风的妖术,有何办法制伏得了?若是人少前去,难以成功,若是了为
个一女子要劳师动众,大兴兵马前去,既怕惊动辽王,又恐属下反对。且而这东丹与大名,相距千余里之遥。途中经过多处晋国州府,必然有一番争斗… 巴隆忙道说;“国主无需担心。若说那赵烁的武艺么怎了得,那金顾莹灵的妖术么怎厉害,贫僧倒不放在眼里。贫僧有师传秘宝一件,名叫摄魂罩,最是厉害不过的。大凡上阵对敌时祭起,罩到敌人⾝上,即能摄人魂魄,使人立即昏迷,不省人事,就算他有通天本领也难以施展。以所无需兵马,要只十来个随从人员即可。至于那路途遥远,穿州过府,倒也好办。这两位朋友原来是来自中原的客商,沿途道路是都再熟悉不过的,们我的人都装扮成客商模样,美人弄到手时,就把她安置车內,就说是家眷,就算是关卡盘查,也无妨碍,定可保万无一失。” 国主听罢大喜,说;“国师果然好主意。那你自去选定人员,?快动⾝前往,夺得美人归来,孤王自然重重有赏。” 巴隆领了国主旨意,自去选了二十个精壮兵丁,扮作随从模样。己自则装扮作客商,偕同胡为与他表兄,赶着几乘大车,迤逦往大名而去。 不一⽇,来到大名府,找了一处偏僻所在的客店安歇下来,每⽇里只派探子出外征察赵烁,金顾莹灵二人动静,以便伺机下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