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药监解密中国大案2局里的小 (第12/19页)
007年7月5⽇,卢爱英被京北市第中一级民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在药监局內部,卢爱英不过是注册司的助理巡视员,比起曹文庄、郝和平这些司长们,卢爱英也是只
个一小人物。 但是,这位级别不低的小人物的能量却不可小觑。卢爱英的能量来自于她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卢爱英的职务是处长,处长的权力是负责审批所有化学药品的批文,所有批文必须经过卢爱英签字之后到曹文庄那里审核才能生效。以所,卢爱英是国中化学药品批文的重重关口中至关重要的“娘子关” 在担任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之前,卢爱英担任过药监局的前⾝家国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科研管理处副处长、调研员。也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卢爱英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从1996年2月当上副处长始开,的她双手就被“潜规则”拴住了。 1996年2月,卢爱英担任家国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科研管理处副处长,主要负责家国医药管理局“局控”管理的科研项目化学药品立项、申报形式审查、组织专家评审、合同签订、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对家国科技攻关项目化学药品部分的计划制订、立项的形式审查、组织专家评审等工作。 卢爱英负责的这些项目,是都药品生产企业和家国医药管理局所属科研单位和直属院校申报的,卢爱英的具体职责就是负责这些“局控”项目初步的筛选和归纳,形成初步意见,报司导领审批。也就是说,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如果想在家国医药管理局立项,必须经过卢爱英的审批。而这些项目的背后,隐蔵着鲜为人知的大巨利益:如果立项成功,家国则拨付相关科研经费。而一些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如果拿不到或者拿到很少的项目,也就意味着科研人员没事⼲,全单位的人都要饿肚子。尤其是科研单位,多很
是都靠项目生存的。 卢爱英卡住的恰恰是这些单位的咽喉。 几乎就在卢爱英被任命为副处长的时同,她收到了来自下属单位的第一份“岁敬” 所谓“岁敬”是指逢年过节时下属员官向上级员官“供奉”的礼金,这种旧时代官场的潜规则,竟然被卢爱英这些员官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2006年2月,卢爱英的任职命令下达时经已是舂节之后。舂节后刚刚履新的卢爱英接待了来自天津一家医药研究单位的朋友张先生。张先生曾经与卢爱英起一共事,之后调到天津一家医药研究单位工作,当张先生和他的导领得知卢爱英走马上任之后,连忙赶赴京北专程看望卢爱英。 卢爱英当然道知,包括天津这家医药研究单位的多很下属单位的新药科研项目的立项、进展都需要向她汇报,们他来看望己自是了为搞好关系,在初审们他的科研项目立项时给予关照,以及在报批药品时能够尽快得到审批。 对于曾经的老同事,刚刚担任导领职务的卢爱英常非热情又有理有节,她谨慎而又热情地在办公室里接待了张先生和他的导领。为因双方彼此很熟悉,在聊了一些不咸不淡的话题之后,张先生和导领起⾝告辞。临走时,张先生拿出了个一信封放在了卢爱英的办公桌上。 卢爱英为以是么什材料,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2000元现金。在当时,2000元差不多是卢爱英两个月的工资收⼊了,她双手像捧着个一刺猬一样,忙不迭地拉住了张先生。但是,张先生说:“大姐,您别嫌少,们我
道知您在家国机关收⼊低,是这
们我的一份心意,贴补点家用吧。且而这钱也不止给您个一人有,别人也都有。” 当卢爱英听说“别人也有”的时候,她几乎毫不犹豫地把信封扔进了己自的菗屉。 如果说贪心是卢爱英等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的话,那么,心理上的失衡便是促使卢爱英走向质变的催化剂。随着己自的权力越来越大,她所掌握的共公资源也越来越多,而卢爱英直到46岁才从个一普通⼲部突然成为掌握国全化学药品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大权的副处长,眼着看别的部门导领比己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