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2/5页)
赵侍郎在这里往往节外生枝搞许多花样,真怕他会影响全局。你能不能劝劝他?”
“是!”胡宗宪问道:“怎么劝法?”
“劝他到西湖上先享福如何?”张经又说:“他的来意,我完全知道。只要他不掣我的肘,大事一定,包管他名利双收,满载还京。”
当着僚属,公然说这准备行贿的话,未免失态,胡宗宪只好含含糊糊地答应着。
“闲话丢开,我们谈正事。”张经拿起一叠纸扬一扬“这些都是今天收到的谍报,倭寇海盗在石湖荡受创,很不服气,一两日内,还预备大举进扑。这是个好机会!以目前的形势而论,我们就怕敌人不来,来了正好迎头痛击。我现在要逐位请教,都部署好了没有?”
张经从俞大猷问起,每一位带兵官都切切实实地答说,部署妥善,随时可以作战。
“很好!”张经向俞大猷说:“你担当北面。如果贼由期望这面来,你负主要责任。”
“是!”“卢镗今天没有来,回头你快跟他取得联络,我决定将永顺的土兵划归你指挥。”
“是!”俞大猷很响亮地应声。
“舟师归汤参将节制。”
“是!”汤克宽欠身答应。
“舟师虽为辅助,可是责任甚重,一有警报,你要迅速赴援。同时封锁紧要口子,断贼归路。”张经转脸问胡宗宪:“汝贞,你以为我这个看法如何。”
“高明之至。”
刚说到这里,又有谍报来了。堂下传至堂上,最后送到张经手里,拆开一看,脸上立刻紧张了。
“来了!”他只说了这两个字,随手将谍报递了给俞大猷。是倭寇与海盗倾巢来犯了!谍报中说,由石湖荡败退的残寇,会同来自拓林的新倭,向西直扑吴江与嘉兴之间的期望,而显然的,最后的目标是嘉兴。
“照预定的步骤办吧!”张经说道:“几个月的经营,就在这一仗见功。我们已经谈得很多了,此刻不必再多说,和衷共济!”
“是!”俞大猷站起身来,肃然应声,是代表所有的将领,接受总督的要求。
“谁先谁后,我没有意见。”张经的视线,从俞大猷移到汤克宽“你们两位商量好了,赶快通知卢镗。请吧!”
等俞、汤一告辞,张经首先传令亲军,加强戒备,接着是交代巡抚准备后勤支援;交代兵备副使多派乡兵巡逻;此外盘查jianian宄,出示安民等等,一一都分派了下去。唯有胡宗宪没有什么任务。
“大人,”胡宗宪忍不住了“倘无用得着我之处,我就告辞了!”
“怎么没有用得着你的地方?”张经答说:“我留你做个参赞。”
这是以亲信看待。胡宗宪颇感意外,也颇有内愧,因而恭恭敬敬地答说:“只怕无所献议。”
“两个人在一起,我谋你断,你谋我断,比独断独行好得多。然而亦不宜人多,三个臭皮匠,何能抵一个诸葛亮。”
张经起身说道:“汝贞,你我到花厅里去下盘围棋。”
这便大有谢安的派头了。胡宗宪心想,真料不到,他还有这样一番矫情镇物的功夫。看起来赵文华会斗不过他。
两人下的是对子棋,棋力是胡宗宪高些,但为了礼貌,让张经拿白子。当然,两人都有心事,落子很慢。
一上来就为一个角打劫:“劫材”很少,煞费沉吟,慢中加慢。下不到三十着,有谍报来了,而且一来两个。
“唤进来!”
两名谍探到了脾气前,相偕行礼,第一个报:倭寇已过期望。
“喔,”张经眼看着脾气问:“有多少人?”
“五六千”
胡宗宪一惊,袖子一带,将一盒黑棋拨翻在地上,哗啦啦一阵乱响,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
“别慌!”张经微笑着说:“俞大猷会拦截!”
“是!”第二个谍探就是俞大猷派来的,应声答说:“俞将军已经飞令永顺土兵,由柳湖拦腰迎击。特派小的来禀报,俞将军也到前线去了。”
“如何?”张经得意地看着胡宗宪。
这就让胡宗宪不佩服了,此时何时?还有自炫的心情!因而不答他的话,迳自问俞大猷派来的谍报。
“汤将军在哪里,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汤将军带着水师,由正面迎了上去,这会儿大概到王江泾了。”
听此一说,胡宗宪松了口气;王江泾在嘉兴北面,是个水陆两途的门户,汤克宽既已带水师沿运河北上,抢先守住这个门户,嘉兴可保无虞。
张经跟他的想法相同,正想再一问卢镗可有消息时,只见一名卫士气急败坏地奔了进来,连礼都顾不得行,便即大声说道:“大人,有圣旨!”
“有圣旨何用如此仓皇?”张经喝斥着“摆香案就是。”说着便高声吩咐:“取我的朝服来!”
“大人!”那卫士嗫嚅着“圣旨来得跟平常不大一样。”
“怎么不一样?”
“是,是白靴校尉带来的。”
听这一说,张经颜色大变,起身匆遽,将一盒白棋子打翻得满地皆是。
胡宗宪却是又惊又喜,又有些愧歉,不由得安慰他说:“大人请沉住气!不知是要逮捕谁?最好先私下问一问来人。”
“对,对!”张经被提醒了“汝贞,托你去打个交道,我马上换了朝服来接旨。”
于是,胡宗宪衔命而往,由后堂进入大厅,只见一共是5名穿白靴的,前面两名是官员,穿着大红绸丝绣杂花,前后麒麟补子的长袍,大帽鸾带,十分漂亮,一望而知是锦衣卫的人。而且来了5名之多,可见得要逮捕的绝非等闲之辈。
这样想着,越发希望先打听出一个底细,急步踏了出来,拱手问道“请问哪位是带队的官长?”
原来锦衣卫的官员,特准用麒麟补子,与其他武官不同,因而无法从补子上看出官阶大小,胡宗宪亦就不能不先问个清楚。
“贵官尊姓?”两名官员中,矮小的一个踏上来问。
“敝姓胡。浙江巡按御史。”
“我是锦衣卫的千户,潘恩。”
“潘千户,请坐!”胡宗宪问:“请问,传旨以外,还有什么差使?我好预备。”
这意思是说,要逮捕谁,不妨关照,好先拿待捕的人看管起来。潘恩懂他的意思,笑笑答道:“不用费心。只等张总督来接旨就行了。”
这就很明白了!要逮捕的正是张经。胡宗宪心想,这话不能先说给张经听,却要尽快通知赵文华。主意一定,便顾不得张经的委托,道声:“请宽坐!张总督在换朝服,马上就来接旨。”说完,掉头而去,想找个什么靠得住的熟人,好叫他送信到松江。
等找来亲信随从,匆匆交代了几句话,胡宗宪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