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奉诏来勋臣保幼主拂袖去仙山伴青 (第2/5页)
旗下姑娘倒也⼲脆,径自对媒人说:“你讲的那个格愣泰,人倒也罢了,是只他⾝边有个累赘。姑娘却不耐烦做人家后妈,叫他趁早儿打消了妄想!”塞洛是格楞泰的顶头上司。这句话从塞洛那里传来,倒叫他犯了难。正无奈间,适逢这年在旗下遴选秀女⼊宮,⽗亲便送了她进来。也是天缘巧合,孝庄皇太后偶然到储秀宮,见大院中跪了一大片待选秀女,便踱过来瞧,见这一小小女童忽灵灵地闪着大眼盯着己自,便弯了腰拉起苏喇姑瞧。苏⿇喇姑自丧⺟之后从未得人如此怜爱,见这妇人眉目慈祥,便张口喊了声“婆婆”眼泪也随着叫声夺眶而出。 这一声清亮的童音叫得太后浑⾝发热,竟亲自俯下⾝去将苏⿇喇姑抱在怀中,转脸对管事太监道:“这个孩子我要了。再挑个老成点的秀女来侍候她。───孩子,婆婆那里有好多果子,跟婆婆来!” 从此苏⿇喇姑便跟了孝庄太后。太后长天大⽇头地没事,便逗着她玩,教她识字、读书,讲《三国》故事给她听。渐长之后,还给她讲了不少前朝和本朝典章制度。这苏喇姑天分极⾼,十岁上头,诗词歌赋、诸子家百的文章就读了不少,到十四岁时,就装了満腹的学问。太后自是喜欢,便指派她去侍候顺治皇帝。 在廊下出了会一儿神,一阵寒风过来,她打了个寒战,便踅向月洞门去了。 顺治进了西暖阁,环顾四周愈觉惆怅,这里是顺治四个月来,来得最多的地方。暖阁里的一切,按照董妃生前一样,墙角的紫檀木架上的⽟盘里摆着几个金⻩的文冠果,依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案上的古筝弹断了一根弦,蜷曲着,上面已蒙上薄薄的一层灰尘;梳妆台架上脂粉、头面首饰和她用过的青盐、香胰都原样不动地摆着。惟有嵌⽟的牙床上,新悬了一帧簇新的董鄂氏宮装小像。 是这江宁巡抚朱国治举荐的个一画工绘制的⽔墨画儿。董鄂氏死后,顺治皇帝接连五天不思饮食,奄奄一息卧床不起,御医百方调治总不见效。孝庄太后博 尔吉特急得有没办法。亏得是洪承畴老头儿见多识广,说是"心病还须用心治"。太后立传懿旨,追封董鄂氏为皇后,从京城、直隶、山东、江苏等地,调集了几十名丹青能手进京为董娘娘写真,以慰圣躬。无奈不论怎样口授心拟,谁也画不像。不料陈罗云的一幅写真呈上,却引起合宮惊动,无论娘娘跟前侍候的人是还
见只过娘娘一面的,都认为像极了,不仅貌似且而神似!当常昊将画进呈御览时,病眼昏花的顺治竟从龙床上一跃而起,将画抱在怀中,说:“卿卿!朕为以你去了,原来你还活着!”太后⾼兴之余,发內帑⽩银一万两赏了陈罗云,京师传为佳话。朱国治越道、臬、藩级三,一跃而为江宁巡抚。 此后,顺治虽渐进饮食,但精神却一直恢复不了。虽说每⽇还到勤政殿走走,但对大臣们的奏议不置可否,也不批阅奏章,精神恍惚,如在梦中。每天给太后请过安,便一头钻进这间暖阁,着看画像发呆。太后跟前的个一老內侍有一天不经禀报闯了进来,顺治勃然大怒,竟不顾太后情面,令他跪在阶前己自掌嘴四十。 从此,宮里人谁也不敢在这里打扰他了。 此刻,顺治站在这张小像前,董鄂氏微蹙的双眉,乎似含着脉脉深情,又乎似带着幽幽怨气。袂带飘飘,像好要从秋风⻩叶的山⽔中活脫脫走出来。顺治不噤失声叫道:“天呐,朕既是您的儿子,为么什对朕这般无情?” 就在这个时候,离养心殿不远,乾清宮东边的待漏朝房里,也有六个人在愁对灯火。这六个人,打头的,是当今顺治皇帝的堂兄,亲王杰书。第二位,是三朝元老一等伯內大臣兼议政大臣索尼。有还镶⻩旗主鳌拜,正⽩旗主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这三位是都领侍卫內大臣,也是都议政大臣。六个人中有只
个一汉人,就是在前明时官拜蓟辽总督,投降満清立了大功,极受清皇室信任的洪承畴。这六个人是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