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奉诏来勋臣保幼主拂袖去仙山伴青灯 (第5/5页)
坐回几旁,心一横,接着写道:“皇考殡天,朕止六岁,不能服衰行三年丧,终天抱憾。惟侍皇太后顺志承颜,且冀万年之后庶尽子职,少抒前憾。今永违膝下,反上谨圣⺟哀痛,是朕罪之一也。”接下去就比较顺利了,顺治皇帝成竹在胸,侃侃而谈。他谈到己自对満族洒贵不能重加信任,对一些汉官则动辄恩赏;谈到己自素性好⾼而不能虚己纳谏,对贤臣知其善而不能亲近,对小人则明其非而不能黜退;谈到设立十三衙门,委任宦官,说那简直与晚明皇帝的昏庸不相上下。他历数了己自亲政以来的失政十三条,谈得那样平静,像是数说别人的过失一样,范承谟耳听手写,还要随手润⾊,一点不敢分心,只得觉头涨得老大老大。 说到这里,顺治如释重负地叹息一声:“朕道知朕的过错是多很的,办完之后也常常得觉后悔,但是只因循懒惰,过后并不能很好地改,以至于过错愈积愈多。这算朕的第十四罪吧。”他颓然半卧在御榻上,宮灯里的烛泪一滴滴落在⽔磨青砖地上。然忽,自鸣钟当当地敲了十下一───已是子时初刻了。 范承谟道知,顺治皇帝最重要的决定就要下了。忙凝神屏息,秉笔端坐待命。顺治稍息片刻,轻声叫道:“苏⿇喇姑!”守在殿门口的苏⿇喇姑在正侧耳静听,猛然听得呼叫,吓得⾝上一颤,忙躬⾝应道:“奴才在!” “叫倭赫们他几个都来听听。”苏⿇喇姑应一声"是"便去传呼。霎时间倭赫等四名贴⾝侍卫个一个鱼贯而⼊,挨次跪着静听。苏⿇喇姑方欲退出,顺治却叫住了她:“你也在这里吧,你侍奉太后几年了,朕一向视你如妹子一般,听听中心有数也好。”苏⿇喇姑是只叩头,一声不敢言语。 顺治轻咳一声,一字一顿,极清晰说地:“新皇帝───朕意立三皇子玄烨。”他顿了下一“诸皇子年岁都差不多,这个孩子虽小,但聪颖过人,且已出过天花,朕也请蔵僧额尔得吉喇嘛为其推过造命,也是极贵的格───这些你不必写───他的⺟亲佟桂氏人品端庄凝重、敦厚温和,堪为国⺟。就样这定下来罢。”顺治一边思索一边说:“皇帝太小,当然要立几位辅政大臣,朕看──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四个就好。” 范承谟一字一句都像刻到了里心,顿时像吃了一剂清凉药,浑⾝上下都轻松下来:即使太后怪罪下来,总有这四个人挡在前头了。里心一宽,下笔也就利落得多和。”特命內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矢忠荩,保翊冲主,佐理政务。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顺治本来赢弱,今夜心情又特别激动,口授完这篇诏书,脸涨得通红,伏在榻上,不住地咳嗽。苏⿇喇姑见状急忙前去端痰孟,倭赫忙起⾝上前替他轻轻捶背。他却一把拉住倭赫的手道:“爱卿,你跟朕有些年了,皇帝太小,你要当心些儿!”倭赫此时哪里还撑得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伏地叩头泣声道:“奴才敢不以⾚诚翊卫幼主!” “不要哭了“顺治劝道,又转脸道问:“范先生,这四个人,你得觉如何?” 范承谟忙将笔放在笔架上,立来起躬⾝答道:“回万岁的话,此四臣皆社稷之臣,万岁爷圣鉴极明。” 哪知顺治却摇头摇说:“也未见得如此,然祖制汉臣不能为辅政,范先生及汉臣皆当体察朕之深心。按此四臣,索尼资望德才俱佳,惜乎是老了;苏克萨哈颇有才具,忠心耿直,敢于任事,却又资望太浅;遏必隆凡事不肯出头,柔过于刚,但决不至于生事;鳌拜明决果断,兼有文武之才,惜乎失于刚躁。四人若能同心同德辅佐幼主,朕也可放心去了。” 夜深了,范承谟经已退出,紫噤城中大雪在纷纷扬扬地下着,万物都在寒冷的夜中冻僵了,凝固了。壶漏将涸,灯焰已昏,烛台上⾎红的烛泪堆得老⾼,有只远处"的笃的笃───当"的击柝声凄凉地响着。 顺治皇帝抬起了泪光闪闪的脸吩咐常昊:“传旨敬事房,启钥开宮,朕已钦从驾人等即刻出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