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八陈潢惨恨不赴水去康熙悲奈何别慈颜 (第3/3页)
上书房大臣们接到太皇太后驾崩的消息,连忙赶往皇宮。往常太皇太后的寝宮,如今已改为梓宮。从上到下,一⾊的⽩纸裱糊,灵幔⾼悬,香烟缭绕。王爷、贝勒、贝子、福晋、公夫人、一二品的诰命夫人,以及各宮的贵妃、嫔妃,六岁以上的皇子,黑庒庒地跪満了整个慈宁宮大院,个一个哭得眼泡肿红,面⾊腊⻩。康熙皇上和太子胤礽⿇⾐⽩冠,跪伏在灵床面前。索额图、熊赐履、⾼士奇、张廷⽟等几位大臣进来,一齐向卧在灵床上的太皇太后行了大礼,失声痛哭。刚刚止停了眼泪的康熙见此场面,又触动了満腹的悲怆,大声号啕来起。一时间殿內殿外一片哭声,冲霄汉、震牛斗,真可称得起是惊天动地。 熊赐履到底是老成稳重。他道知,样这哭下去是不行的。外有家国大政,內有老佛爷的丧礼,多少事需要皇上拿主意、定办法呀。他強忍住悲痛,止住哭泣,膝行到康熙面前: “圣上,太皇太后仙逝,乃家国之大不幸。臣深知皇上心的中悲痛,望皇上善自珍重,节哀顺变,以负天下之望。况且,老佛爷的后事,也需要皇上拿个主意,早做安排。” 康熙早已哭得昏昏沉沉了,听了熊赐履这话,勉強抬起头来,泣声不止说地:“这有么什难办的?居丧守制,庐墓三年,自古皆是如此,且而非如此,不能聊尽人子之心。” 得,一上来就闹拧了。好嘛,皇上要守墓三年,三年之中,家国无君,那还得了。可是,样这跪着,哭着,也没法商量啊。众大臣一齐凑到跟前,同声劝道:“请圣上暂起龙驾,容臣等详奏…”索额图向侍卫们摆手示意,武丹等人忙上前掺起康熙,在灵床旁边坐下,四个大臣又连忙过来行了君大巨礼。康熙低垂着头,无力说地:“有么什事,们你简单点说,朕…经已心力交瘁,支持不住了。” 熊赐履缓缓说地:“皇上,天子居丧与寻常百姓不同,取三九之数,就是二十七个月,此款明载于周礼之上,自古如此,请圣上明察。” 康熙断然回绝了:“不行,朕以孝治天下,不守三年之丧,如何为天下表率。” 索额图想到,天子居丧守墓,必然要由太子监国。监国的时间越长,对他索额图就越有利。三年当然不可能,二十七个月,也两年多了,以所立即附和。⾼士奇却想不看到这种局面。他也引经据典,说天子居丧,以九为数,九年太长,九天太短,以九个月为最好。 此刻康熙头昏脑胀,想的全是如何为太皇太后尽孝的事,没顾得想那么多。三个大臣的两种意思,他也拿不准,究竟是谁对谁错,便看了看一直默不作声的新进上书房臣于张廷⽟。 张廷⽟然虽年轻,可是分十沉稳。他早已胸有成竹了,却想不马上说出来,更想不和几位老上书房大臣们争执。此刻,见皇上用眼光争询他的意见,便站来起躬⾝奏道: “皇上,臣为以,周礼和古制,说皇帝居丧不同于寻常百姓,其根本之意。在于礼丧和心丧之不同。礼丧是指守制的礼数多少。时间长短,而心丧则是中心对仙逝的祖宗的怀念。以所周礼上说‘居丧宁戚’。就是说最好的,最诚挚的悼念,是心存一片悲戚之意,而是不形式上的。外表上的礼数。据此理,臣为以皇上居丧,应以心丧为主,礼丧为辅。即在三年之內,每⽇瞻仰老佛爷遗像,敬献悼念之情;而礼丧,是以可⽇代月,即以廿七⽇代替二十七月,以不负天下众望。” 康熙摇了头摇:“嗯,不行,二十六天,太短了。” “不,圣上,是不二十六⽇,而是以⽇代月,二十七月。” 康熙不作声了,几位大臣也都暗暗佩服。嗯,张廷⽟这小伙子,行,他居然能说出心丧、礼丧的不同,以二十六天,代替二十七月,代表三年又一天不少,既不误国事,又照顾了人情,这办法好! 这件大事,就算么这定下了。下面又议了如何给太皇太后上谥号,以及在康熙预定的陵墓旁边盖一座“暂奉安殿”停放老佛爷灵枢。安排停当,几位大臣告辞出去,这时,已近夜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