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七题楹柱主仆思未来报凶信兄妹忆 (第1/3页)
二七、题楹柱主仆思未来 报凶信兄妹 苏⿇喇姑回到养心殿,康熙歇午觉刚刚来起。见她进来,揉着眼笑道:“你今儿是么怎闹的,把伍先生也弄了去?”苏⿇喇姑红着脸笑道:“这就是做奴才的难处了。他在索府,抵得上半个主子。他要去,我哪能劝阻得住。”康熙笑道:“也难为你应付下这场面来,一场好戏几乎给砸了!”苏⿇喇姑道:“万岁爷福气比天还大着呢。他是个书呆子,哪里能瞧得出来!”说着便亲自出来给康熙打洗脸⽔。 苏⿇喇姑端⽔进来,见康熙在正写条副,便道:“请主子净面。方睡来起,就带着眼眵糊写字儿,不信就写好了?”康熙就笑着放下笔,一边先脸一边道问:“今个儿在⽩云观,你瞧班布尔善这个人么怎样?” “倒像有点神不守舍的模样。”苏⿇喇姑一边回想一边说。 康熙闭着眼睛让苏⿇喇姑给他擦脸,道问:“朕是不问这个。是问这个人么怎样?” 苏⿇喇姑熟练地给他擦好脸,吩咐宮女将盥洗器皿皿撤下,笑道:“奴才哪里道知这些,主子爷的眼,那才叫圣明呢!”近些⽇子,她发觉康熙颇为自矜,便想人长大了,不能再似小时一般看待。若还像以往那样说三道四,叫他拿出主子款儿来,甚没意思!以所愈是大事,愈是暗自启发他己自拿主意。 “朕看这人绝非鳌拜一党。”见苏⿇喇姑惊异之⾊,康熙颇为得意地又道“可也绝非忠厚之人。他的面目不清,朕也不作断语,后以再看罢。” 苏⿇喇姑忙道:“主子说得极是,他要是忠臣,今个就该明明⽩⽩地剖心置服地跟主子说个明⽩。主子爷几次提调他,他只装糊涂!” “你来看!”康熙指着己自方才写的条幅道“是这朕方才写的几个字——好不好?” 苏⿇喇姑凑了过来,见是用隶书写的六个大字: 靖藩河务漕运 她里心暗自掂量:山东、安徽两地巡抚迭次奏报,说因⻩河决口,泥沙淤塞运河,舟揖难行。光京北城每年就要靠漕运四百万担粮。这两件事也实在叫人揪心。至于“靖藩”二字以乎太刺眼了。从各种迹象看,三藩的野心时有外露,但将“靖”字明明⽩⽩地写在廷柱上,大臣们来宮中朝拜觐见的多很,传了出去有何益处,因笑道:“万岁爷的字练得越发有神了!” “哪里要你说这个!”康熙笑道“你瞧着意思可好!”“好好!”苏⿇喇姑扬眉夸赞:“圣虑深远,每一条款都很重要,这几件事办下来,老百姓都要额手庆贺,传颂尧天舜地哩!” 康熙得意地道:“是这朕近年来看了许多奏折,偶有所得,怕被眼前琐事搅忘了,故而把它写了,贴在廷柱上。”苏⿇喇姑见是机会,忙笑道:“张在这儿,只怕明儿起居薄上就会将它记下了!”“晤?”一句话提醒了康熙,提起笔来另写了一张,道“是还
样这更好些儿。”苏⿇喇姑瞧时,已将“靖藩”改为“三藩”了。康熙若有所思地望了一眼苏⿇喇姑道:“婉娘,往后有甚么进谏之言,只管像从前一样直言相告,朕不怪罪你。” 是这个多雨的深秋。天刚擦黑,便又阴了。魏东亭下值后回到寓中,已是漆黑一团,不久,秋雨便浙渐沥沥地飘落下来。 下午,从索府护送康熙进了神武门,明珠便约史龙彪和穆子煦几个弟兄同到嘉兴楼吃酒,至少要过了半夜,们他才能回得来。魏东亭没个人话说,甚觉无聊,便到书房里信手菗出一本书来看。 约莫亥时,见史龙彪们他还没回来,魏东亭伸了个懒腰,合上书便欲去觉睡。恰在此时,老门子走了来道:“大爷,外头有个一年轻公子来访/ 么这晚了,谁还会来呢?魏东亭迟疑地道问:“是熟朋友么?”老门子回道:“是不的,从没来过。”魏东亭想想笑道:“说不定是明珠弟的文友,来了倒有许多不便,如不辞了吧。你去说,明珠不在,有事改⽇再说罢。” “我寻明珠做么什?”话刚完说,个一翩翩少年忽地破门而⼊,笑昑昑他道说“不速之客,深夜造访,必有要事,怎地就不肯赐见呢,小弟要见的正是大哥!”魏东亭看时,来人顶多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手执泥金折扇,头上戴着一顶青缎瓜⽪帽直庒到眉鬓。古铜长袍外面罩了一件灰府绸马褂,腰间汗巾旁悬着一块汉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