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七  (第11/12页)
    又听从给事中王敞的意见,召回芜湖、剂州、杭州抽分御史,用府州佐副官监收商税。    十三年,又派遣御史。    正德十一年,开始收泰山碧霞元君祠香钱,是听从镇守太监之言。    十二年,御史胡文静请求革新设置诸抽分厂。    不到一年,太监郑玺请求复设于顺德、广平。    工部尚书李铛曲从附顺持两端,横加征收之端又兴起n不久命令宦官李文、马俊到湖广、浙江抽分厂,与主事中分征税。    世宗初年,抽分中官和江西、福建、广东税课司局多被裁除,又革除真定等府抽印木植中官。    京城九门的税收,弘治初年,每年收入钞六十六万余贯,钱二百八十八万余文,到弘治末年,数量大减。    从正德七年以后,钞增加四倍,钱增加三十万。    嘉靖三年,下诏如同弘治初年的规定,仍然减少钱三十万。    直省关税,成化以来,折合收银,此后恢复收钱钞。    八年,又收银,于是成为固定的制度。    开始时钞关估计船料确定税收,随后因估计船料难以核实,便以测量梁头宽窄为准,从五尺到三丈六尺有等差。    皇帝命令以成尺焉限,不征收零数。    太监李能请求在山诲关征收商税,实行数年,主事鄙阅说:“广宁八里铺前屯卫已有征税场,不应再征税。”罢除掉。    此后恢复山海关税,罢除八里铺店钱。    四十二年,命令各关卡岁额定数之外,剩余的全部纳入公家府库。    隆庆二年,开始给予钞关主事关防敕书。    不久命令钞关离府近的,由知府收税并且解送;离府远的,命令佐副官收税贮藏在府库,每季度解送到户部。    主事职掌核定商人所报物数以确定税数,收税解送没有参与。    神宗初年,命令商人货物进京的,河西务供给红单,到崇文门一并交纳正、条、船三种税;那些不进京的,河西务只收正税,免除条、船二税。    万历十一年革除天下私设的无名赋税。    然而从隆庆以来,凡是桥梁、道路、关卡渡口私下擅自抽税,求利而害民,虽然多次下诏察办革除,但也不能革去。    到两宫三殿受灾,营建费没有资财,便开始开矿增加税收。    而天津的店租,广州的珠赋,两淮的余盥,京口的供用,浙江的市舶,成都的盐茶,重庆的名木,湖口、长江的船税,荆州的店税,实坻的鱼苇和门摊商税、油布杂税,宦官遍布天下,不是统管税就是统管矿,驱使胁迫官吏,务求搜刮剥削。    征税的使者,从二十六年千户赵承勋奏请开始。    此后高案在京口,暨禄在仪真,刘成在浙,李凤在广州,陈奉在剂州,马堂在临清,陈增在东昌,孙隆在苏、杭,鲁坤在河南,孙朝在山西,丘乘云在四川,梁永在陕西,李道在湖口,王忠在密云,张晔在卢沟桥,沈永寿在广西,有的征收市舶,有的征收店税,有的专管税务,有的兼管开采。    jianian猾之民送财物给宦官,便给予指挥千户的札子,用为爪牙。    水陆行走数十里,便树着旗建立厂。    看到懦弱的商人便肆意抢夺,没收他的全部财产。    携带的行李,也被搜索。    又设立土商名目,穷因的乡间偏僻的码头,米盐鸡猎,都命令收税。    所到之处,多次激起人民反抗,皇帝大都包庇不追究。    各所进之税,有的称遗税,有的称节省银,有的称处罚赎罪,有的称额外赢余。    又藉买办、孝顺的名义,金银珠宝玩好、貂皮、名马,纷纷进奉,皇帝认为能干。    甚至税监刘成因灾荒请求暂时宽限商税,皇帝在内宫直接下旨仍然征收四万,他们贪图利益到这个地步。    三十三年,纔下诏罢除采矿,把税务归主管部门,而税使不撤除。    李道假称主管官吏坚持推辞,请求如旧时方便。    皇帝立即听从他的请求。    又听从福王府承奉谢文铨的话,在崇文门外设立官店,以供应福邸。    户部尚书赵世卿多次上疏。    不听从。    趟世卿又说:“崇文门、河西务、临清、九江、游墅、扬州、北新、淮安各个钞关,每年征收本色折色银大约三十二万五千多两,万历二十五年增加银八万二干两,这是定额。    而二十七年以后,历年减少压缩,到二十九年,总共解送二十六万六千多两。    探究其缘由,便是因为税使苛细收敛,商人到达的人少,连年税使所供,就是这各关卡不足的数目。”奏疏呈入,皇帝不省察。    宝坻银鱼厂,永乐时期设立,穆宗时期,只是命令估计价值以准备庙祀上供。    到这时纔以宦官坐地开采,又征收赋税,以后对武清等县不产鱼的地方也一并收税。    增加苇纲等赋税,并且牵及青县、天津。    九门税尤其苛细,考试的举人都不能免除,甚至打死朝觐官吏。    事情上报,下诏由司法机关治罪,太监为此稍微收敛。    到四十二年,李太后临终嘱咐减少天下税额三分之一,免除京城附近的零星小税。    光宗即位,纔全部免除天下的额外税,撤回税监,那些分摊入地亩、行户、人丁、问架的税,一概免除。    天启五年,户部尚书李起元请求恢复征收水陆冲要之地的关税,依照万历二十七、二十八年规定,酌量征收十分之一的税。    朝廷允许施行。    崇祯初年,关税每一两增加一钱,总计八关增加五万两。    三年,又增加二钱,只有临清仅一半,而崇文门、河西务都如同过去。    户部尚书毕自严,提议增加南京宣课司的税收额数一万增至三万。    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因宣课司所收落地税没有多少,请求收芜湖税以抵偿增加数。    毕自严于是提议征收芜湖税三莴两,而宣课司仍然增加一万两。    郑三俊后悔,上疏争辩也不能停收。    九年,又提议增加赋税款项。    十三年,增加关税二十万两,而商民更加困窘了。    所有各种赋税,开始时征收钞,问或折合征收米,随后征收钱钞各半,后来便折合收银,而货币布帛、米麦实物递年轮流征收,米麦实物收归内库,货币布帛收归太仓。    明朝初年,束面有马市,西面有茶市,都用来控制边防行省戍守的费用。    海外各国进贡,允许附载土产与中国贸易。    于是设立市舶司,设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