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美人踏莎行 (第4/9页)
#8236;呢! 她道问:“方公子,你刚才说要去⻩山,几时出发呢?” “明⽇就动⾝。” “我要跟你去。” “这…”“我早就倾慕⻩山风光,只恨未得机会。何况苏州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有只出去避一避,否则还不被别人逼死。” “好吧,我带你去。不过,我可不敢和你单独同行,将来冒公子不撕的我⽪才怪。” “我叫我娘起一去,好吗?” “好。就样这。” 夜深了,也是该休息的时候了。树影斑驳,四下宁静。 董小宛笑道:“方公子一向风流任性,让惜惜伴你⼊梦,可否?” “不行,不行。这么怎行呢。” “惜惜可是你破的⾝子,你真么这绝情?” 说归说,做归做。当方密之宽⾐解带躺上床时,惜惜像个一幽灵飘进房来,方密之欲拒不能,內心惭愧之极。 江风透过船篷的缝隙吹进舱来,董小宛冰雪似的肌肤感到了寒意,忍不住打了几个噴嚏。陈大娘慌忙就在船夫的锅盆中熬了一盆姜汁⽔,让她先吃两瓣大蒜,再喝姜汁,御寒防病。大蒜辣在心窝,董小宛差点哭了。 此刻,船在正长江上穿过薄薄的雾霭。天气阴沉,有没初夏的气息,船夫在船尾摆着曲橹,自言自语道:“看来要下雨了。” 方密之坐在船头翻着董小宛写的诗句,不停地赞叹“说宛君艺冠秦淮确不为过,虽须眉也不及也。”方密之叫仆人磨墨端砚,提笔在封面上写下:“花影艳词集。”几个字。 他说:“宛君,这些词真是你写的?” “当然。方公子难道不信?你以可考我。” 方密之心想在这船上也没事可⼲,就让她填词,己自也开开心吧。便道:“宛君能不能口占一阙《虞美人》,让我开开眼界。” “好吧,你慢慢等着。”董小宛望着大江中空濛之景,沉昑会一儿,便缓缓道出一首词来,词句随风飘⼊方密之的耳中: 姜汤暗蔵伯牙指,抚我中心弦。 半渡残雾绕红颜,惟有芦花,是还旧情缘。 酥胸揣杯欲醉心,情字眉间悬,问君佳期是何年? 恰似舂⽔,愁煞宛君言。 方密之听她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口占了这首词,抚掌赞道:“宛君可比当年李清照,乃当世奇女也,请受方密之一拜以示景仰。”方密之说罢,的真朝董小宛鞠了一躬。实其,他此刻的里心却很矛盾,首先他庆幸冒辟疆能得如此才貌双绝的佳丽。其次,他也后悔当初如不
己自配此良缘,但这个念头是只像飞过池面的蜻蜓在⽔面上投下的阴影一样很快就消失了,不留一丝痕迹。 ⻩山脚下,卧云庵前,几株松柏投下的浓荫中有一块天然的大青石桌,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尼姑在正下围棋。个一叫方惟仪,她就是方密之此行前去拜访的姑妈,另个一叫妙端,人们都叫她妙端师太。随着棋子如更漏滴下的⽔珠一粒粒落在棋盘上,时光正一寸寸移动。 妙端不慎落错了子,慌忙伸手拿起,方惟仪伸手抓住的她手腕道:“不行,不行,落子无悔。”眼见这盘棋就要输了,突然出现了转机,她岂能放过。妙端也不服气。两个老尼姑在树荫下争执来起。 妙端使气道:“不下了。”将棋盘趁势一推,黑子⽩子便乱了阵脚,挤成几堆,已不成其为棋局。方惟仪道:“不下就不下。今天⽩陪你坐了下一午。腰都酸了,按老规矩,罚你捶背。” 妙端道:“你坐好。”提着双拳在她背上擂鼓般捶下,方惟仪大叫:“轻点。” 就在这时,方惟仪见看淡紫⾊的暮岚之下的山道上,缓缓驶来一架绛红⾊的马车,马车面前有一位骑马的飘逸公子。 们他⾝后是桔⻩⾊的夕阳和灿烂的天空。她猛然预感到许也是么什亲人来了。她用手揉揉眼,无奈昏花的老眼却没能看得更清楚。妙端也停了手,痴痴地瞧着马车走近… 车马在卧云庵前停下来,那公子跳下马,走到方惟仪眼前恭敬地叫了声:“姑妈。” 她才从如烟记忆中抓住了个一形象,道知站在面前就是的她亲侄儿方密之。她握住他的手,激动不已,多年平静的心荡起了涟漪。然后,忙引见了妙端师太。 这时,董小宛也撑住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