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烟云_第16章杂声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杂声乍起 (第2/2页)



    黄河洪水声如雷贯耳,最终溃北门而入,致使城中百万户皆没,逃脱者不及二万人,更严重的后果,致使黄河改道,在顺治至康熙初年,几乎年年决口,当地百姓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当年纵然是活着的人,也都“骨磊磊,息缕缕也”河水自北门入贯东南门而出,水声奔腾如雷。

    城中百万户,皆被淹。惟周王妃,世子及巡按以下,不及二万人得以逃脱。北面围城的李自成军也被淹死万余人,遂拔营而走,避居高地,余皆幸免于难。

    开封佳丽甲中州,城初围时百万户,后饥疫死者大多数,至是尽没于水。历史文化悠久的开封城被滔滔洪水冲毁,导致几十万开封百姓无端丧命,酿成明末巨大人道灾难,李自成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开封城外的高地上,大顺军营,高岗上,李自成骑着马,一手拽紧马缰绳,一手垂直拿着马鞭,默默的了望着被洪水冲毁的开封城。无数闯字军旗在李自成的身后随风飘荡,将数十兵数万,皆严阵以待。

    李自成身后立着数骑,乃是高桂英(老营总管,李自成皇后),刘宗敏(前军第一大将),和李过(后军大将,李自成侄子),高一功(大将,高桂英之哥)等一般将领。

    李自成惆怅道:“何必走到如此地步,不死于刃,则死于饥,不死于饥,则死于溺。”高桂英催马上前与李自成并排而立。

    只见高桂英她英姿飒爽,体形修长健美,虽然一身穿着有些破旧的布面甲,但是掩盖不了其坚毅英气的容颜。脸上虽然有些灰尘,但是瓜子脸上的古铜皮肤充满细腻光泽。

    高桂英斜飞的剑眉,狭长的凤眸,高挺的瑶鼻,性感且厚的唇天生红嫩,尖圆的下巴珠圆玉润,充满女中豪杰的风度,她一手扬鞭直指开封城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乃乱世生存之道的根本,时不我待,必受其害啊。”

    刘宗敏骑在马上道:“是他们为先,我们为后,各为其主而已,大哥必须在意。”李过骑在马上道:“犯我闯王者,必死,我们粮草不继,再不能久拖下去了。”高一功骑在马上道:“不降则死,不是我们死,就是我们亡,物竞天择吧。”

    李自成惆帐道:“三十多万人的生命,这个罪责势必被后人顶在我的头上,也罢也罢。为了推翻这个腐败透顶压迫百姓的朝廷,这些牺牲想避免却也还是不行呀,三围开封啊…为什么不投降呢?”

    众人拥簇在李自成身后,看着自己的领袖,脸上俱是虔诚崇拜的目光,他带领着我们起义反对这个腐败压迫的朝廷,开仓济粮,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李自成的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所以每到一处,饥民“惟恐自成不至”

    “从自成者数万”然后其情其事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李自成手拉马缰绳,调转马身,另一手一扬马鞭拍马臀,眼神中已经充满坚毅的目光,李自成大喊:“传下去,杀人者如杀我父,yin一人者如yin我母。”众将大喊道:“遵命!”

    众将看着闯王骑马扬长奔去,随即整个军团阵型开始转动起来,尘土渐扬,杂声乍起,众将整整齐齐的跟在闯王的身后向前进发,李自成跃马扬鞭大喊:“驾…”

    座下的乌龙驹抬足仰首嘶叫两声,放开四蹄狂奔起来,一派马中王者的风度,李自成跃马扬鞭道:“胸中几云梦…余地多恢弘…吾人马合一…誓纵横天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