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故里  (第1/2页)
    第一章 故里    本章语辑:我一定要出人头地,我就一定能出人头地。    ****    六月的天气,暑假的季节,正是莘莘学子返家的时候。    火车在鸣啸中驶进了站点。两三分钟后,一名眼神自信的青年缓步走了下来,有别于其他乘客的是,他两手空空如也,没有任何行李。    青年环目四周,熟悉了下久违了的县城,最后进了一辆客车,约莫过了四十来分钟的车程,然后又转到三轮摩托开了几里路,再徒步九曲十八弯的,这才看到康乐县的李家村出现眼前。    进了村子,越走往里走,人声越是熟悉和热闹起来。    在这个村子里,自己也算小有名气的人了。这当然不是因为自己是个本科生,而是因为自己从小就颇有才气、计谋。    记得在自己十三岁那年,就发明了“家用水连通器”并申请专利,然后以八十万元的高价转卖,小小的发了一笔财。只是后来由于家庭的变故,自己不但没有趁着第一桶金起家,反而还变成了一无所有,甚至连上大学的学费,还是一半自谋一半借贷凑起来的。    想到这里,青年不禁无奈的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青年一进了村子,便总是有七姑八婆的和他热情的打着招呼。“哎呀,这不是大学生荣归故里了嘛,不得了啦。”    “你爷爷奶奶有你这么个好孙子,他们也算有福气,可以安享晚年了。”    “你小子将来大学一毕业,也算是出息了,到时候可别忘了咱这一村的父老百姓,呵呵。”    “现在本科生算什么了,凭咱李东升的聪明才智,博士肯定是不在话下的,最起码也是个硕士的料子嘛。”    “我倒觉得去考公务员不错,以咱们东升的气度雅量,将来肯定是个前途无量的大官。”    …    一句一句真心又热心的赞扬话,此时在青年听来却极为讽刺,就如同尖锐的刀子一般,一把一把、一寸一寸的深深在扎进他的心里,皮开rou绽。    更痛苦的是,表面上自己还要强颜欢笑,更要讪讪的谦虚的一一回应。    忽然间,李东升觉得有必要将事情的真相隐瞒起来,不让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    老人家是要面子的人,若是让他们知道他们向来引以为荣的孙子、人人都赞乖巧孝顺有前途的孙子,竟突然间就退学了,这如何叫他们承受得起啊。    尤其是农村的茶前饭后、闲言碎语,更是容易中伤人心。    尤其是一些势利、短视的妇人,更会趁机长舌恶语相加。    尤可虑者,爷爷的心血管病外加半身的瘫痪,已受不得丝毫惊吓,更叫他如何承受如此刺激?    李东升苦笑不已,瞬间他已捏造好了说法,而所谓的真相,他一定要隐瞒。    临近家门,李东升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收拾心情,终于脸上洋溢出自信、高兴的笑容。    他的笑容,一半是装的,一半是发自内心的。    “我一定要出人头地!”李东升暗暗发誓。    自己虽然年轻,虽然有面对无数挫折和失败的勇气,虽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但这一次,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失败。    这一条路,他必须走向彼岸,一年之内,走向成功的彼岸。    他相信自己,他能做到。    今日,他是龙归故里,一年之后,他将荣归故里。    我一定能出人头地!    “我回来了。”    老人家甫听久违了的孙子的声音,都不由为之一振。    等看到李东升出现在家门的时候,爷爷更是容光焕发,仿佛没病的人似的,精神的坐在椅子上,一脸十分满足欢喜的神色。    奶奶自然是想去接下李东升手中的箱子,可是走到跟前才发现孙子并没有带回来什么行李,微微愣一愣,然后叫孙子好好的先坐下休息休息,又拿出了把小型的电风扇。    李东升忙擦去脸上的汗珠,说:“奶奶,不用电风扇了,给我一把扇子就可以。”    奶奶高兴的说:“眼看天气越来越热,反正买来了,迟早都要拿出来用的。”    李东升自然比谁都清楚,要是他不回家,老人家是舍不得拿出来用的。在他们眼中,如无必要,能省一度电,就省一度电。    奶奶开了风扇,才忽然想起一事:“对了,阿升还没有吃晚饭吧,你等着,奶奶这就给你去做。”    等奶奶走到厨房,李东升就去把电风扇给关了。    “爷爷,身子好点了没有?”    “好多了,好多了。”爷爷自得了病,很容易就是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此时更是艰难的用颤抖的手抚着李东升的头额,激动的笑出了眼泪。    爷孙俩坐在一起高兴的聊着家常,李东升绝口不提爸爸的事情,只是说自己在学校取得了什么成绩,获得了什么奖。爷爷自然是一个劲儿的笑。    大概也意识到时间过了好久,爷爷忽然怨道:“你瞧奶奶,给孙子烧个饭也要这么久,磨磨蹭蹭,真是的。”    “你们自己总吃过晚饭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