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我只和你说 (第1/4页)
第二十章 我只和你说 见齐靳把最后一口饭吞下肚,黎育清唤来下人把餐具收走,回头,见到他已经斜靠在软榻上,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昏昏欲睡。 知道他肯定很累,不过这会儿睡下可不行,头发还没完全干,肚子里食物尚未消化完,这样躺下去、肯定要生病,就算他身强体健,也禁不起这么糟蹋。 黎育清硬拉起他的手,逼着他在屋里来回走动。 他没有反对,因为在喜欢上她的信之后,他也喜欢上握住她软软的小手心。 她的手小小的、软软的,没什么力量,恐怕一把刀都握不牢,但他大大的、yingying的、很有力量的大掌,只要握上她的,不知不觉间就会涌入源源不绝的力气,好像天塌下来,自己也能轻易顶起。 这样有碍小姑娘的闺誉?可不是嘛,但他看看身量只到自己胸口的黎育清,替自己找到好理由,丫头还小,很小很小,小到不必在乎那种东西。 可才说她小,她立刻老气横秋起来,指着他的鼻子唠叨。“刚吃饱不可以躺下,会积食。” 何况吃这么多,真不晓得他的胃是什么做的,黎育清嘟囔两声,拉着他,在屋子里慢慢踱步,她没吃东西,却乐意陪他一起消食。 “边关的事,你不在真的没关系吗?” 她只是找个话题,并非刻意探听,因为真的想要听听他的声音,很久了呢,好久不见,久违的世子爷、久违的情谊,她仰头、饱含笑意,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这个男人。 “我培养不少自己人,在明里、暗地都有,他们办事,我放心。”这些年他和齐镛没白混,能够替他们做事的人,一代接一代,栽培实在。 这种事,便是对父亲齐靳也没提过,怎会对着一个小丫头提?只为安抚她的心?安抚…明明是陌生的行为、陌生的经验,可怎么一面对她,他便做得驾轻就熟? 黎育清没注意到他的纠结或者疑问,只是点头,再问:“你预计什么时候班师回朝?” “待朝廷派大臣同梁国谈停战合约,大概也要开春二月左右,等大小事处理完毕,约莫是三月底、四月初吧。” “接下来,你要去打哪里?” 黎育清记忆中,在这场大胜利之后,齐靳将南征北讨,立下无数战功,皇帝龙心大悦,在他死前两年曾欲封他为定国公,但齐靳拒绝了。 也是,有亲王爵位可以世袭,谁会想当国公爷。 齐靳闻言,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黎太傅将朝堂里的每件事都与小丫头分析吗?她怎会知道接下来自己不是返京休养生息,而是走往下一个战场? “妳没想过,也许皇上会让我留在京里?” 他的反问让黎育清心头一抽!她暗骂自己一声笨蛋,问得太过理所当然,却没想到露馅了,她总不能说自己是根据上一世的经验得知的。 她支吾一阵,才顺利找了个理由“你是个将军,战场是你的舞台,就像珩亲王,不也长年待在边关?” 假设珩亲王知道,这样一个般般杰出、样样肖似自己的儿子被妻子苛待,他心里会怎么想? “我与父亲不同,我本是文官出身,若非前两次战事兴起时,我在皇帝面前透露了一些作战法子,皇帝哪有那么大的胆识,敢任用我为将军,让我领兵上战场。”说到这里,他面上透出两分得意。 “所以,皇帝知人善任,而你大胜了,不是吗?”这回,她说话时多留了几分心思,没提及大梁那一半被他挖过来的国土。 “对,我大胜,大齐得到梁国近半的国土,土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那些土地上有煤、铜和铁,有许多大齐没有出产的矿产。” 得意更甚,齐靳心底思量着,皇帝收到告捷书信,这个年要过得更欢快了吧。相对地,京城里那些对齐镛暗里动手脚的人,这段时间必会歇手,然后转往顺县、应县、勤县、乐梁,布置下一波行动。 这回,守株待兔,他耐心等着吶,就怕他们不动。 “你可是替朝廷立了大功,说不定朝廷会颁下圣旨、往雁荡关论功行赏,你不在的话,没关系吗?” “放心,朝廷休沐到十五,就算要择定前往雁荡关颁布圣旨之人,也得等到十五过后,从京城出发,至少要一、二十天才能到达边关营区,我只要在元月底之前赶回去就行。” 换言之,他要在黎府待上近一个月? 这个消息让黎育清笑逐颜开,所以有二十几天呢,二十几天的朝夕相处,他们可以不停不停不停说话,她可以不停不停不停喂饱他让人心疼的肚子,她可以不停不停不停地看着他,忘却想念有多么令人讨厌。 想念…他? 是啊,怎么不想念,他们碰面的时间那样少,离别的时刻那样长,长到令人心发慌,若不是一封接一封的信相接系,也许他早已忘记自己。 可她也怕自己的信扰人,每回常业送完信,她都要厚起脸皮问上一句“将军厌烦我的信吗?”非要他笃定摇头,她方能安下心。 黎育清仰起头,直觉对他言道:“虽说士为知己者死,你感念皇上的知遇之恩,却也得把自己的命给好好留着,千万别为着抢功劳,把冒险当吃补、越吃越乐。” “妳为什么一次两次提醒我,把命给好好留着?妳认定我会在战场上丢掉性命?” 她就这么担心他为江云,连命都不要了?齐靳低头,灼灼目光盯上她的脸。 听他出口问,她又忍不住想骂自己一声笨,怎老是忘记在他面前保留? 低头,她细细挑拣起合宜说词“我这不仅仅叮咛你,也是叮咛五哥哥,在谢教头的悉心指导下,哥哥这条武举路是走定了,武官要往上爬、要功成名就,约莫只有上战场这条路子,我真担心哥哥那瞻前不顾后的性子,怕他冲动冒进,更怕他以命搏功勋,只能时刻叮咛,念着念着就念到齐大将军头上,你能多少听进去就听一些,若觉得厌烦,就请大人大量,原宥小丫头多嘴。” 他莞尔一笑,嘴上没有回应她,心底却回了:这世间怕只有她会这般叮咛自己,他怎会因此而生气?不会,他只会更加珍惜…珍惜与她之间的情谊。 “妳不必担心育莘,人都是在摔过之后才学会谨慎的。”他不再质疑她,唯想劝慰她。 “这道理我明白,就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