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2页)
第六章 林家帐房的李先生闭着眼睛,摇着脑袋道:“小丫头,学了这么多天,今日考考你。到佃户家收租,李家三亩,每亩佃租二十两,稻米六十担,王家一亩三分,每敏佃租十八两,因为王家是山腰水田,稻米只收三十担,勇石家的田在山脚下,共有六分地,每亩就收银三十两,稻米六十担,你到这三家,共应收回多少佃租多少稻米?” “这个…”沐萧竹抱着算盘,一个头两个大。什么稻米什么山脚下,她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分辨呀。 “丫头,用算盘吧,你抱在怀里的算盘是给你取暖用的吗?”李先生打开眼睛很无奈的说。 “对对对!要用算盘算。”她蓦地想起,妙指赶紧悬在算盘上面,然而等了一小会儿,那细长的指头却怎么也下不了手。 “半月前教你的口诀又忘了?” “那个…应该是一上四去五,一退…一退…” 李先生止不住地摇头。半个月来,这小姑娘一点进展都没有,真是教人哭笑不得呀,他如此尽力,十岁娃娃也该学会了吧,偏这小姑娘既无记帐的天资,又无半点功底,要不是看在老祖宗的佛面上,他早就把她撵出帐房了。 “哎,罢了罢了,我还要陪大少爷去盐田那边看帐,你自己再把口诀背一遍,明天考你,要是背不上来,这把戒尺可就会招呼在你手上了。”李先生抄起了他的“法宝” 细瘦的肩抖了抖。她可从来没有挨过敲打,一定很痛吧。为免受皮rou之苦,送走李先生后,沐萧竹独自坐在窗下,苦背口诀。 “萧竹,海市开了!快跟我们去看看吧。”林星源房里的粉杏特意过来喊她“大少爷到盐场去了,红杏姐说我们可以去海市看看,只要未时二刻回来就成。” 临海的泉州海域开阔,水深无礁石,许多远洋而来的海船都爱停泊此地,自然而然的,船多、货多加上人多,海滩上的临时市集也就逐渐形成了。 “可是…”她明天要是背不出口诀会挨打的。 “听说海市里有东洋来的茜草,可以买回来染衣裳绢子,听说煮出来的汁,紫得特别亮眼呢,还有西洋运来的彩墨,你不去看看吗?” 紫色的东洋茜草?若真有粉杏说的那么好,她应该买些回来染些紫色汗巾给二少爷送去。他一定会高兴的。想到送他汗巾的画面,她的脸上浮起柔美的笑。 粉杏口中的西洋彩墨她也想见见,说不定以后她能绘入丹青里,创出新颖的画风。 “粉杏,海市真有这些东西?”沐萧竹放下算盘,饶富兴趣的问。 “还骗你不成?” “我们快出门吧,否则等李先生回来,我就走不开了。”她抚抚鬓角的发丝,确定袖里还有些小铜钱,便高高兴兴地跟粉杏和其他几个小丫环从侧门溜出林府,直奔港口以北的海市。 但还未临近船帆如林的海港口,拥挤的人流已阻碍了姑娘们的前路。 “快来看看吧,南蛮来的上等布匹,快来看看呀。” “南洋的香米呀,又香又软,过了这村可就没那个店了。” “最后一点暹罗供香,卖完就开船了!” 此起彼落的叫卖声处处可闻,好不热闹。处处可见脚夫把货品从船头扛下来,摆入海市的摊点里。 “小竹,快看,西洋的钟,上面有跳舞的小人耶,哇!好可爱。”粉杏一看到水晶制成的西洋自鸣钟,开心地往前奔过去。 “粉杏!等等我。”海市并不宽阔,巴掌大的一个地方挤满了数千人,放眼望去,前前后后全是黑鸦鸦的人潮。 沐萧竹吃力地排开人群,来到自鸣钟跟前时,早就不见粉杏的身影了。 她只好站在原地等了又等,粉杏再没有出现,无可奈何之下,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在人潮里穿行。 “老板,你这都是东洋货?” “是的!” “有东洋来的茜草吗?想给自家孩子染几匹好看的布料做衣裳。” “有的有的,你稍等。” 随着人潮往前困难移步的沐萧竹听到这句对话,连忙侧过身,拼命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