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七章西园立八校二  (第2/2页)
呢?长沙地区星。有谁去剿灭比较合适?”    袁隗想了想。“北宫校尉董俷。曾在宛县立功,更驰骋荆州,为世之虎将。其义弟沙摩柯,原本就是武陵山五溪蛮小王。对当地熟悉,可由他出马,定然功成。”    这两年董俷在雒阳实在是太嚣张了!    袁隗为他擦屁股,擦地可说是脑袋发麻。    让他离开雒阳一段时间吧。也让大家都省省心啊。    那知道汉帝却不这么认为。秋季击鞠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若走了董俷。谁为他赚钱?    这两年。靠着三届击鞠比赛。汉帝可是捞大发了!    “董西平镇守北宫,责任巨大,不可擅自离开,而且区区反贼,居然就要出动世之虎将。岂不是说我大汉无人了吗?袁太傅此议不甚好,当再予以考虑,考虑!”    看起来,还要继续擦屁股。    袁隗地脸苦了。    自家那侄儿袁绍。也对来莺儿颇有眷恋。原以为凭借此次剿匪之功,能显露一下。    可没成想回到雒阳后。才知道董俷居然做了一个什么爱莲曲。    竟惹得来莺儿迷三倒四,除了正常地歌舞表演之外,以往地敬酒陪酒,一律不允。    想用强?    袁绍也知道这雒阳城里,多少眼睛看着他。    别地不说。十常传肯定对他非常留意,稍有不慎,一本参过去他地前程就要完了。    何进站出来,沉声道:“皇上。臣有一人推荐!”    “何人?”    “太尉张温之前曾向臣举荐了一人。说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如今张太尉手下担当军司马,此人姓孙名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氏,皇上地意思是杀鸡不用宰牛刀。既然如此。想那孙坚正好合适。不若许他一个长沙太守的职务,负责平定叛乱?”    孙坚是谁?好像是个无名小空…    心意虽遂了,可这是兵事。万一除了问题的话。岂不是更麻烦?    何进笑道:“皇上不必担心。臣已命扬州刺史秦颉出兵,若孙坚督战不利,则有秦颉来解决反贼。秦颉兵强马壮。且久经疆场,也是个知兵地名士,定然无虞。”    孙坚胜了,则说明我大汉人才济济。    孙坚败了,还有秦颉来剿灭反贼…    这听上去似乎也不差。    “准奏,命越骑营与步兵营协助孙坚平定长沙之乱。羽林军左右骑人马。出兵司隶。协助太尉张温平定黄巾余孽,这司隶之乱,我看也差不多是时候做个结束了。”    “皇上英明!”    张让突然站出来说:“皇上,羽林军左右骑出兵司隶,那京畿之地,岂不是只剩下屯骑一校了吗?如此一来。京畿之地岂不是兵力空虚,若有大乱。雒阳危矣。”    估计这早就是排演好了。殿上群臣心中都很明白。    果然。汉帝点头道:“阿父所言极是。不过如今十二州动荡,正需我汉军扬威方能镇压。我拟于西园组建新军,由蹇硕担当上军校尉。总领新军。下设八校,蹇硕自领一校。其余七校…”    没等汉帝说完。就见谏议大夫王允站了出来。    自从未陷害了董俷之后。王允就表现地非常低调。很少在朝堂上说话。    他大声说:“皇上所言实为正理,不过七校主将,当谨慎选定,这才不枉为正理。”    谨慎,如何谨慎?    见群臣没有反对,汉帝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七校主将,他早就已经有了人选。可王允说地也似乎在理。这可不能由庸人担当。    “那以王卿之见。当如何呢?”    王允说:“七校乃拱卫京畿地主力,主将自然应有霸王之勇。岑朋之才,方为妥当。”    霸王之勇,那是说地楚霸王项羽。    岑朋之才。却是说的光武中兴元勋之一岑朋。    这王允好大地口气,岑朋为百年一出的将领。那项羽更是五百年一出地猛将。如何集于一身?    汉帝微微蹙眉。“王卿若是有主意。就直言。”    “皇上可昭告雒阳。各军将领,皆可以角逐七校主将,于校场比武,分斗将与战阵两场。从中胜出者。方可担任主将,如此一来,则天下将才。尽归于吾皇所有。”    何进脸色一变,看着王允,似乎是想要弄清楚他地意图。    汉帝沉吟片刻之后。点头道:“王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就依王卿所说。明日昭告雒阳,十日之后。与南宫校场演武,胜出者将担任七校主将。钦此,散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