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家乡消息 (第1/3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乡消息 秋去冬来,夏去秋至,转眼到了次年十月,十月初一,朝廷正式改年号为重和,此时距离科举有还五个月,但京城科举的气氛也渐渐浓厚来起,每年的这个时候,就陆陆续续有各地的举人赶来京城准备应考,一般参加科举的人数是都五到六万人,如果中间有恩科的话,人数会稍多,正好前年秋天发解试开了次一恩科,有经验的员官便预测明年参加科举的人数将达八万之众。 京城的客栈生意始开好转,多很民房也挂出了临时出租的牌子,酒楼、茶馆、青楼、教坊、书坊等等行业始开期盼⻩金时代来临。 参加省试科举的士子一般是都各州的举人,太生学也以可报名,另外,每州也以可推荐若⼲名州学优秀士子进京参加省试,这也是朝廷收回发解试出题权后,对各州的一种补偿。 报名时间一般在十二月左右,十二月后几乎所的有士子都要进京报名,除了部分汴京附近的士子会回乡复习,大部分士子都会留在京城,等待两个月后的科举大考始开。 不过十月份对李延庆而言有还一场重要的试考,那就太学一年一度的年考。 太学年考一般是在八月初举行,今年因故推迟到十月,比往年晚了两个月。 然虽太学是采用积分制,平时成绩也算分,诸如出勤、作业、旬考、月考之类,可这也是只对外舍生和內舍生的头两年而言,年考确实不重要,要只平时积分够了,年考就算不考也有没问题。 但对面临升学的太生学,年考却是生死之考,如比州学升太学、外舍生升內舍生、內舍生升上舍生,以及上舍初等生升上舍中等生等等。 以上四种情况的升学年考都极为重要,试考决定命运,当然,如果平时成绩常非优秀,太学也会酌情给次一明年重考的机会,可如果第二年是还考不过,那就只能退学了。 李延庆属于第四种情况,他去年八月去了郓州而有没参加年考,今年十月他将面临上舍初等生升上舍中等生的试考,是这上舍生的特殊之处,一旦考中上舍中等生,便可视为考中省试,赐同进士出⾝,以可有资格去各州府任教。 吃罢早饭,李延庆匆匆赶去勤学楼听少宰兼中书侍郞余深讲解时事政论,给太生学讲课是朝廷⾼官的一项义务,几乎每月都会有一名⾼官前来太学讲课一天,但相国前来讲课并不多,去年十二月蔡京来太学讲过次一,谈论税赋改⾰新思路。 “李贤弟” 后面有人叫他,李延庆回头,却是同乡武邦昌,武邦昌比李延庆⾼一级,他去年有没考过上舍中等生,但为因他平时成绩不错,今年他有还
次一机会,如果他还考不过,就只能退学了。 “原来是武兄,好久不见了。” “我估计今天会遇到你,果然碰到了。” “武兄找我有事吗” “实其也没么什大事,就是想和你聊聊明年科举之事,我有些消息,可能你比较感趣兴。” 李延庆顿时大喜,连忙道问:“武兄请说” “明年科举将增加考诗,你道知吗” 李延庆点点头,科举诗词在王安石变法后曾废止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