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解试科举七 (第3/3页)
他将头发草草扎好,很快便来到己自号房,这时隔壁传来雷鸣般的鼾声,有人经已悄然小睡了。 时间一点点去过,所有士子都在耐心地等待试考时刻到来,这时,劝学楼上的云板声敲响,试考时间终于来临。 丙巷监考官走过来,面无表情地用尖头棍子将熟睡的中郑胖子戳醒… 试卷发了下来,李延庆先不看刑律,而是翻到第二张试卷,他先要看做诗题,刑律他经已胸有成竹,但做诗题他却在押运气。 题目是唐朝杜荀鹤《闲居书事》中前两句:“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砚池中。” 是这一道读书题,要求考生写一首治学读书之诗,李延庆的脑海里至少跳出了七八首南宋后以的治学读书诗,他轻轻松了口气,又将卷子翻倒面前,准备先做刑律题。 刑律题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贴经,也就是默写指定的《宋刑统》,一共有五道题,每题至少默写千字,然虽贴经一向是送分题,但那是指四书五经,今天的《宋刑统》却未必了,至少有三成的考生都要倒在这五道题上。 李延庆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但他也是没⽇没夜苦背了两个月,才背熟了叠来起如两块砖一般厚的十二篇《宋刑统》,这五道题考得分十生僻,如果是不背熟,根本就想不到它们的出处,这也是出题者的共通⽑病,量尽用冷僻考题来凸显己自的才学。 刑律的第二部分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并是不大家都为以的案例题,而是对比《唐律疏议》,要求考生写出宋刑唐律三点不同之处。 这时,考场上传来一片惊呼声,应该是这道题让大部分士子都呆住了,这道题居然超出了朝廷给的试考范围。 《宋刑统》本⾝就是照搬《唐律疏议》,要写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不容易,莫说考生,就算一般审案的知县也未必道知。 不过李延庆并不得觉这道题出了试考范围,是只这道题出得很深,这些不同点实际上是在案例中出现过的,至少五个案例的判决中都涉及到了唐宋刑法的异同。 当然,朝廷给的案例中并没答案,考生必须己自去深⼊研究才会现发,但一般考生哪有时间去研究? 说来起李延庆还要感激周舂借给他的案例整理笔记,周舂祖⽗就批注出了唐宋刑律的十几个不同点。 李延庆得觉冥冥之中总有一种天意,若是不那天他和周舂等人去了酒楼,也不会遇到赵⽟书等太生学挑衅。 而他若是不狠揍赵⽟书一拳,周舂也就不会出于感激而把他祖⽗整理的笔记借给己自。 否则他今天也会栽在这道题目上。 李延庆便毫不犹豫在草纸上写下了三个不同点,第一、宋法为因避讳,将唐律的中‘不大敬’,改成‘大不恭’;第二,宋刑在附加刑中增加了杖刑;第三,宋刑改掉了唐律的中奴婢条款。 做完贴经题后,他再深⼊阐述这三点不同。 做完刑律题已是中午时分,军士送来茶⽔,李延庆当然知送茶⽔对隔壁的郑胖子意味着么什,他经已见怪不怪,看都懒得看一眼。 喝完茶,擦⼲桌上的一点⽔渍,李延庆始开考虑么怎写后最的诗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