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美国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本 (第4/19页)
8238;有没通过,而是因前者要以自⾝之意旨強迫加于后者。 18世纪上半期,北美殖民地一度经济繁荣。这时候大西洋的际国贸易,通过法属西印度群岛,形成了一种三角形交换的方式。西印度所产的蔗糖、糖浆和⽔果,在欧美都极畅销,北美殖民地则向之输出面粉、鱼类、牲畜和木材。新英格兰的殖民地,则以糖浆酿成甘蔗酒(rum)向欧洲倾销,包括英国。此外北美洲仍以烟草、稻米、靛青、木材、⽪⽑、耝铁、鱼油等输⼊英国,换取纺织品和各种铁器。173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对法属殖民地向英属殖民地输⼊的蔗糖与糖浆,课以极重的关税。这种征取,所牵涉的不仅为糖与酒,又间接涉及整个大西洋的贸易,果结法令不行,各船长伪造提单,海关人员也睁只一眼,闭只一眼。英国又鼓励殖民地制造生铁,但不许炼钢,这种噤令亦同具文。两方如此之坚持,使国美终因要脫离英国在经济上的统治而宣告立独。 北美洲殖民地的人口,从1700年的30万到1770年的250万,70年之间增加了8倍有余。这二三百万的人口多很集中在城市。立独战争前夕,费城有4万人,是英帝国內仅次于伦敦的城市。波士顿有2万人,纽约可能有3万人,纽波特(Newport)有12000人,查尔斯顿(Charleston)有1万人。以上以可算作第一流城市。此外有还较小的第二流城市,更次则有內河交通枢纽的三等城市。这些市镇构成个一大罗网,不仅是农产品呑吐的场所,也是造船业、磨坊、炼铁厂及其他制造的中心。且而这些殖民地城市的市政不由官方督导,大部分靠绅商自动组织维持。例如街道两旁之设行人道、阴沟之安置、救火器械之采办、街灯之装备,全由市民出面解决。至甚在雇用察警之前,所有及龄子男都有轮流值班、⽩⽇巡逻、晚间守夜之义务,否则即需雇用替⾝,再不然即被罚款。以所
国美的城市自治不待封建领主授予特权,而在一始开即受有人私资本的浓重影响,此因
家国也容易具备资本主义的性格。 城市中有店酒型的客栈(tvaern),不仅是坐商与客商接头的地方,也是律师出⼊之处。法律公告、选举果结、定期马车行车表,都张贴在这些地方。美洲殖民地起先对律师采取疑惧的态度,但是商业合同、运货单据和产业凭证的处理,又非们他不可。18世纪后期不少在英国学法律的生学回美,加上律师公会设立,这种成见才慢慢消除,迄至立独战争,律师在社会上的地位才告巩固,如此也算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个一条件。城市生活逐渐展开的时候,除了律师之外,其他多很的行业也靠商人维持生计,如店主、工匠、机工、劳工、运货人、堆栈小工、⽔手等。一位国美历史学家写着:“自殖民地始开以来,商业即与农业结合为一元。”另一位学者只用了稍微不同的字句。他说:“商业和船运移动了社会的福利轮轴。” 18世纪初期,各州及各地区之间固然表现了不同的特⾊,时同也显示了若⼲共通一致的地方。各地区的特殊产品,更截长补短地与西印度群岛及欧洲的远洋贸易间利害一致。也是在18世纪初期,报纸出现,迄至立独战争爆发之前夕,北美洲共有期刊32种。各殖民地间之通邮在17世纪末期由民间承办,18世纪初年由英府政接收。经过富兰克林的主持,费城与波士顿之间的交换消息,从3星期缩短到6天。初期的邮信大抵用于商业,很少为人私家务之用。 殖民地初创,少不得要⺟军国备的保护。英国的重商政策,尤以航海法案的公布,使殖民地获益匪浅,北美洲的造船业因之突飞猛进。可是经过100多年来的组织与成长,两方利害冲突暴露而尖锐化。们我不能忘记英国也是在光荣⾰命之后,才全面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18世纪的议会当然着重⺟国资本家的利益,从们他的眼光来看,殖民地的功用无非是为农业产品和工业原料及英国制成品提供市场,无需成为个一
立独的经济单元。 这种漠视殖民地民人之希望与需要的态度,以可从金融货币的政策上看出。北美洲的成长过程中,极企盼有一种较宽容的信用制度与货币政策。对一般农人而言,通货继续膨胀的时候,还债总比借款容易,殖民地的府政税额增加,也不难收回己自发行的公债或信用票据。可是缺乏个一统一的机构,就不免混乱。又像罗德岛(RhodeIsland)有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