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离家一下 (第2/2页)
#8236;女的。就是不道知门槛有多⾼,能不能住宿!” “那你不赶紧找人问问?!”郑月儿一听能送女儿去省城,立刻眉开眼笑。“赶紧给二老写信,让他好好打听打听!” “等老三回来,问他就行!他读书多,见识总比二老那个修车汉強!”张有财摇了头摇,有一搭没一搭地道说。 “那老三么什时候回来?!”郑月儿里心头着急,顺口就把话问了出来。问完了,偷偷看了看丈夫的脸⾊,又迅速把头低了下去。 夫妻两个对着窗子,眼巴巴地盼着三儿子松龄的消息。从天亮盼到了天黑,又从天黑盼到了天亮。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看到大儿子寿龄牵着匹累脫力的大马,低头耷拉脑地进了院门。 “你三弟呢,接到有没?!”张有财这一天多来连饭都没好好吃,立刻冲出屋门,迎着大儿子追问。 “有没!”张寿龄摇了头摇,満脸疲惫。 “没追上,你个一人回来⼲么什?!还不快去追?!”张有财急得方寸大乱,不顾大儿子満脸风尘,厉声喝问。 “我追不上,您不会再去追了!”张寿龄看了老⽗一眼,回答得有气无力。“我在柳城车站倒是堵着他了,可他不肯跟我回来。非但不肯跟我回来,还掉过头来劝我,不要光顾着做买卖,以免当了亡国奴还不道知
么什是恨,么什是羞…” “那你不会抓他回来?!”没等大儿子完说详细经过,张有财就咆哮着质问。 张寿龄耸了耸肩,有气无力地回答,“我倒是想抓他啊,可架不住车上们他人多。几乎半个车厢的人,都站来起
起一数落我。说我己自掉钱眼儿里去了,还阻碍别人为家国出力。是愚民,是汉奷!” 了为让老⽗宽心,他故意把事情经过说得极为含混。事实上,火车在柳城停了好几个小时,老三和拐走老三的那群生学们,都走下了站台。给进站出站的人唱歌,讲东北沦陷后的故事,讲长城抗战,讲二十九军大刀队如何杀鬼子。说得他也热⾎沸腾了来起,跟着喊了多很口号。过后,再冲上前拉老三回家,当然就理不直,气不壮。而几乎半个车站的人,都站在了老三那边,数落他,拿他当了甘做亡国奴的反面典型。 “汉奷”这顶帽子太大,张有财无论如何不愿顶在己自头上。可不肯让儿子去北平跟一群不靠谱的人瞎腾折,跟“汉奷”有么什关系?这个答案他无从知晓。正准备收拾收拾,己自亲自骑马去追火车的时候,大儿子张寿龄却伸胳膊挡住了他,苦笑着劝告:“您也用不去,去了一样追不回来。我算看透了,这世道,恐怕马上又要乱来起了。咱们家里是都老实巴交的生意人,乱世中肯定吃亏!老三他去北平投军,凭着他的一肚子文化⽔,肯定不会从小兵蛋子做起。要只胸前挂个章,哪怕是只个蓝边,回到咱们鲁县,也能横着走!”(注3) 这年头,军官在商人面前有多威风,张有财心知肚明。可那威风是都用命换来的,自家三儿子从小到大,连只鸡都没动手杀过,怎有本事上场战? “您放心,要只当军官,肯定比当兵的全安!况且这年头,读书人金贵着呢,谁舍得拿们他当炮灰使?!别的地方不我清楚,就拿咱们山东这边来说,前几年最危急时候,也没见韩主席把他手下的学兵队送到前线上去!” “那,那…”张有财被大儿子说动了,经已走到大门口的脚,慢慢地收了回来。韩主席是秀才出⾝,最重视读书人。据说打仗的时候,从不让读书人冲前头。行军之时,也会把驮辎重的⽑驴和生学们放在队伍最中间。 这个传言是否为真,张有财不道知。可大儿子口的中关于老三当军官之后给家族带来的好处,在山东,可是能见看
多很活生生的例子。想到自家儿子后以到哪都前呼后拥,再想想这多年来做生意时受的些那气,他里心慢慢又始开发热。犹豫再三,终是叹了口气,低声道:“儿大不由爷!算了,送他读完了中学,我也算尽到责任了。今后是福是祸,就看他己自的造化吧!” 叹完了气,掉过头,蹒跚着往屋子里边走。一瞬间,整个人佛仿老了十岁! 注1:拾掇。方言,收拾,教训。 注2:洋姑子,修女。 注3:蓝边,国民⾰命军中陆军的官阶标志,通常为方形胸章,蓝边是尉官。将官胸章为红边,校官为⻩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