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土地爷引发青岛官场ldq (第1/8页)
第七章 土地爷引发青岛官场&ldq 作为"青岛崂山区土地违法批租案"的关键人物,青岛市崂山区国土资源局局长是个不起眼的小官,但正是这个小小"土地爷"于志军,落马后先是拉下了青岛市长市助理王雁,随后又牵出了山东省委副记书兼青岛市委记书杜世成。 于志军引发青岛官场"大地震"的起因是轰动国全的"青岛崂山区土地违法批租案"。 不仅如此,这个崂山区的小小"土地爷"对于青岛房价的飙升也"功不可没",他不仅搞乱了土地,还把当地税收捅了个一大窟窿,并此因两度受审。2007年11月24⽇,于志军因涉嫌渎职再次被山东省民人检察院督办侦查并被青岛市李沧区民人检察院起诉,青岛市李沧区民人法院认定于志军给家国直接造成了1331万余元税收损失,叛决于志军犯玩忽职守罪,免予刑事处罚。而在3年前,于志军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剖析于志军受贿、玩忽职守案的意义在于,这个掌握实权的"小小土地爷",在导领急于出政绩的过程中火上浇油并火中取栗,从而引发土地失控、房价上涨、房地产市场混乱。于志军不但是"小吏大贪"的代表,更是当前房地产混乱批租的代表。为因涉及土地批租、规划审批、建设许可等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于志军受贿、玩忽职守案堪称国中房地产市场败腐的经典案例。 于志军受贿和玩忽职守,离不开当前的经济大背景和青岛独的有小气候。 在新世纪以来的经济大背景下,多很城市员官的政绩工程是城市建设,并由此引发了土地违法案件的屡屡发生。目前查实的土地违法案件中,地方府政违法占地、违法批租土地问题突出,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地方府政或相关导领。 与土地违法案件层出不穷相对应是的近年来国全房价的持续上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出让土地的收益经已成为地方府政收⼊的重要来源,卖地越多,地方府政"手头"越活,土地和房价越⾼地方府政收益越多。以所某些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使然,而是地方府政动用各种手段抬⾼地价、拉⾼房价的果结。 府政主导下的土地违法的根源,有个一重要原因是去过我国实行是的统收统支的税收体制,税收归央中,地方府政花钱要向上边要,地方府政的决策和行为也依赖央中
府政。而20世纪90年代实行分税制改⾰后以,地方府政在税收方面有了利益驱动,卖地后地方府政不但以可获得土地出让金,且而
以可从土地交易中获得定一税收。 当府政的收⼊主要靠土地来支撑,那么卖地就变成了增产增收的捷径,⾼楼林立也就成了政绩工程的标志。是于房价带动地价,地价拉动房价,批租土地的恶性循环始开了。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不仅使广大群众利益受损,也使整个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市场面临崩盘的危险。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全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连连受挫,房价低迷至甚屡屡下降,就是这种恶性循环的恶果。 具体到青岛,就不能不说到青岛市区的框架结构。青岛的第一代城市框架是20世纪30年代沈鸿烈当长市时搭好的,以中山路为中心,局限于海滨一带。第二代城市框架是1989年俞正声担任长市后,把市委、市府政搬到荒凉的东部,带动了崂山区的开发。俞正声决定搬迁市府政成为城市发展的个一经典案例,国全
多很城市都学青岛把市府政迁出市中心。1997年俞正声离任时,青岛的城市结构向东延伸到港香中路,相当于用10年时间造了一座新城。之后青岛几年有没大的变动。 直到2000年10月,杜世成到青岛任长市,这座百年岛城始开了新一轮扩张运动。之前俞正声东进到浮山湾就停下了,杜世成则把路一气儿修到了崂山,并且始开兴建全长280公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