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今年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 (第4/12页)
举报得不到有效回应,至甚经过层层转批后回到被举报单位,出现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找举报人谈话的尴尬局面。”央中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说。 民人群众对**历来深恶痛绝,并以強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反**斗争。据了解,国全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成了反**主渠道。最新的动向是,网络成为民间反腐新场战。但是,由于们我反腐举报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的缺失,家国为举报人有没提供很好的保护,往往使反腐英雄们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国全每年发生逾千起举报人致残、致死案件。 问责用人失误,遏制带病提拔 从我国目前经已具备的制度层面看,每一名员官都面临着组织、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等三个部门的监督,也就是说员官劣迹斑斑却又想升迁提拔,必须跨越这“三道防火墙” 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审结违犯党纪政纪案件85。2万件,处分88。1万人。其中,处分地厅级以上⼲部2386人(不含军队),县处级⼲部29905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4718人,其中不乏陈某某、郑筱萸等⾼官。 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一些员官违纪违规的手法⽇渐⾼明,行为⽇渐隐蔽,演技越来越⾼超。海上市宝山区原区长秦裕2006年8月24⽇接受审查,之前的8月22⽇下午,他还主持了宝山区加強党风廉政建设⼲部大会;在正接受审查的深圳市原长市许宗衡曾对媒体表示,要做“个一清廉的长市?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 当员官将善与恶、真与伪、勤政与贪腐,娴熟地结合于一⾝的时候,双面人的画⽪不易被戳穿,反腐倡廉的脚步显得越发沉重。 地方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且強大,也使“三道防火墙”的效用大打折扣。吉林省靖宇县委原记书李铁成曾说:“如果组织部门有没把我想调整的人装进"盘子"里来,我就会推翻,让们他重来。为因我是县委记书,是全县的权力核心,有后最的拍板决定权。我要是不同意,这个"盘子"就端不上常委会讨论,我想不用的人根本就有没机会用来起。” 而某些地方组织、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有关导领成员也并想不对带病⼲部动真格,至甚“防火墙”成了纵火同谋。这里面的动机和玄机不一而⾜:或得觉某些⼲部是同一小圈子人,很听话,用得舒服,有病也要提拔;或出于一损俱损的官官相护心理,恐窝案子套萝卜带出泥;或误认为“**乃经济发展必要润滑剂”而动辄以某某⼲部抓经济、抓招商、抓开发有功来说情,对其**犯罪特殊“豁免” **央中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导领⼲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其中“违反⼲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等问责情节尤其引人关注。这也意味着,为**员官打开升迁大门的一把手们,也将受到严惩,员官“边腐边升”的现象有望得到定一遏制,但还需要出台问责细则和配套规定。(记者秦亚洲范舂生) 庸官在堂,锐气不扬 如果把贪官比作⼲队部伍的明显硬伤,那么,庸官则是不显眼却危害极大的內伤。 “人的一生应当样这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聇…”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激励无数人奋发有为。但是在官场,“庸官在堂”自古以来就是个一客观存在的政治生态,不学无术、投机钻营、明哲保⾝者大有人在。庸官怎样尸位素餐?庸官何以碌碌无为?么怎让庸官让、能官上? 贪官是硬伤,庸官是內伤 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说样这一件事:某市一导领秘书获擢升,到下面某县任“一把手”临别时其导领赠言:“上任后,不期望你能有多大政绩,但有三句话你必须牢牢记住:第一句,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二句,是还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三句,希望你千万不要出问题。” 在这位导领眼里,为官从政即使平庸一点并无大碍,但你要是一旦出了么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