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今年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 (第8/12页)
#8238;有没确切数字公布,但毫无疑问,在各地党政机关中,为数不少的80后经已走上县处级导领岗位。 “选拔优秀年轻⼲部,是当前完善⼲队部伍结构的迫切需要。”昆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康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目前⼲队部伍学历偏低、年龄偏老的情况仍然突出,如果不加大选拔年轻⼲部力度,今后恐怕会出现青⻩不接的局面。 以昆明市为例,前年和去年县区级党政导领班子换届时,要求新班子配备一名35岁以下的⼲部,有几个县区竟然个一都选不出来。在现县级党政导领班子中,大多数人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于70年代的是只少数。 ⼲队部伍年龄结构偏老的问题,经已引起家国层面⾼度重视。今年2月,党央中制定下发《2009-2020年国全党政导领班子后备⼲队部伍建设规划》,对新一轮培养选拔年轻⼲部工作进行部署,是这党央中首次制定党政导领班子后备⼲队部伍建设规划。3月30⽇,国全培养选拔年轻⼲部工作座谈会在京北举行,会议強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部脫颖而出的选拔机制。 打破论资排辈,创新年轻⼲部选拔机制 我国⼲部选拔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在⼲部匮乏的年代,年轻⼲部脫颖而出和破格晋升不⾜为奇,但在⼲队部伍发展壮大之后,选拔个一岗位的⼲部有了多个人选,论资排辈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种官场陈规之下,机关大量人才积庒,年轻⼲部只能熬⽇子混资历,⼲事创业的锐气受挫,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等优势难以发挥。有些机关单位老气横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行政效能低下,种种弊端由此产生。 “加快选拔年轻⼲部的步伐,必须打破论资排辈的现象。”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李康认为,“选拔年轻⼲部要探索新的选拔机制,如比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要放宽选人用人的视野,注重道德品行、培养潜力和工作实绩,创造有利于年轻⼲部脫颖而出的条件。” 去年7月,昆明市出台《关于深化⼲部人事制度改⾰的意见》。其中提出,要不断加大年轻⼲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对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优秀年轻⼲部,经组织批准可依照有关规定破格、越级晋升职务。 公开选拔,是当前选拔年轻⼲部常见的一种方式。李康诉告记者,去年初,昆明市发布公告面向国全公开选拔100名县处级后备⼲部,昅引了1000多名各类人才踊跃报名。为使选拔程序公正透明,组织部门采取了当场公布面试成绩、引⼊心理测评等办法。最终选出的优秀年轻⼲部,被安排到市级机关和县区担任助理职务,并被派到招商引资、信访部门和基层一线锻炼。 “公开选拔⼲部的方式出现经已有10多年,目前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最近几年来,各地公选⼲部的力度不断加大。”云南省委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刘烈平介绍,公选⼲部的主要特点是年轻化和知识化,它拓宽了⼲部选拔的范围,为年轻⼲部快速成长提供了一条快车道。此外,“公推直选”和“竞争上岗”也是⼲部选拔的创新方法,使更多年轻⼲部能公平地参与竞争。 ⼲部要年轻化,更要基层化 对于在政坛崭露头角的80后⼲部,网民的质疑和担忧不绝于耳:这些生长于改⾰开放后以的年轻人,走出大学校门还有没几年,缺少基层工作经验,走上县处级导领岗位后能否担起重任?能否经受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 仍显稚气未脫的赵臻表示,己自对胜任新岗位充満信心,但也感受到很大的庒力:“到了新岗位后,我要尽快熟悉各项政策、提⾼综合协调能力,增強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29岁长市周森锋坦言,然虽
己自基本打开了工作局面,但阅历和实践经验相对单薄。他表示:“要在工作中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多担当,多历练己自。” 央中党校央中
家国机关分校常务副校长谈宜彦认为:“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