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雁门关?大青山3 (第1/2页)
第五章 雁门关?大青山(3) 大青山(上)正当路八军在抗⽇场战上连传捷报时,正面作战的国民党军放弃抵抗,节节败退。在城市、乡村,到处都以可看到些那穿灰⾊军装的国民党军大兵,们他三五成群,倒背着枪,拖着疲惫的⾝躯,或打家劫舍,或偷鸡摸狗,枪声一响,跑得比谁都快。娘子关、平定、寿阳等地,就样这相继失守了。1937年11月8⽇,太原被⽇军占领。 太原沦陷后,华北场战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出抗⽇舞台,以路八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登上抗⽇舞台。 1938年5月14⽇,央中军委指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山脉建立抗⽇根据地,甚为重要。”358旅接到进⼊大青山的任务,是于,便演绎了三进大青山的故事。这头个一故事就是一进大青山,吃掉了5路⽇军士兵送上嘴的肥⾁。 大青山,属蒙古⾼原地带,它巍峨挺拔,峰峦叠嶂,其海拔在1000米以上,分绥西、绥东、绥南三个部分。 绥西,在归绥、包头间平绥路以北,固阳、百灵庙以东,武训、乌兰花以西,蒙古草原以南地区,面积约为15000平方公里,大青山主峰横跨该地区。 绥东,在归绥、集宁间平绥铁路以北,武川、乌兰花、陶林以西之间地区,面积少于绥西。 绥南,位于丰镇、集宁以西,托(克托)绥(归绥)公路以东,南面接壤长城与雁北地区,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 大青山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军已先占领于此,其1个旅的兵力和伪蒙军9个师分布在平绥路沿线。北至百灵庙,南至⻩河沿岸全部扼守着⽇军和伪蒙军。 ⽇军和伪军在大青山不但肆意sao扰、侵掠百姓,还不时以捆绑、杀戮等恐怖手段阻止民人群众与外界的联系,企图严严实实地封锁大青山,成为⽇军侵华的大后方、大基地。 央中军委对大青山分十重视。358旅接到任务后,旅部当晚就召开会议,研究作战方案。会议决定旅政委李井泉和参谋长姚吉吉率715团挺进绥远;716团在雁北地区活动,钳制敌人,确保大青山与雁门地区畅通无阻。 1938年8月3⽇,715团在团长王尚荣、政委朱辉照的带领下开进了绥南广汗。⽇军现发后,立即组织了1个⽇军联队、伪军2个骑兵师,在3架机飞的掩护下,兵分5路向广汗地区围来。 旅参谋长姚吉吉得知⽇军从虎口、新堂、天成、助马堡、宁鲁堡向广汗而来,中心暗喜。他道知,消灭敌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