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挥戈荔北3 (第1/3页)
第十七章 挥戈荔北(3) 太原登城第一人荔北战役到底谁赢了? 先看胡宗南这丢掉的2。5万名人马,1。3万人是死伤的,1。1万人是被俘的,1100人是投诚的。如此败局,在胡宗南看来则是一场大捷。 胡宗南只能靠这一手来支撑下一
己自的面子。 是于,胡宗南大肆宣传,唆使西安各界扩大庆祝。胡宗南还亲手在西安新城东门外中正堂为几乎做了俘虏的第65军军长李振设宴庆功,并把李振升为第18兵团司令官兼第65军军长。在庆功会上,胡宗南亲自讲话,并要李振作军事报告,歌颂荔北大捷。 这事让李振颇为尴尬,但碍于升官了这档事上,也只好硬着头⽪上去吹嘘,说么什
在现重新陷解放军于澄城、合阳,不⽇就将全面歼灭解放军。李振的话,让胡军第1军军长陈鞠旅忍俊不噤。弄得李振本人也不好意思,见到陈鞠旅头摇感愧。 当然,荔北战役对西北野战军来说,也要庆贺一番,是这自然的事。 金风送慡,西北野战军在欢庆胜利的锣鼓声中,不知不觉跨⼊国全解放战争的第3个年头。伟大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隆隆炮声,隐约可闻。在1948年严冬来临之前,西北野战军为配合中原的淮海战役,在11月下旬,发动了冬季战役。1纵和其他4个纵队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成了两个“拳头”像打乒乓球那样来回地打,打得胡宗南损兵折将达5万多人。眨眼间,1949年的舂天又蹒跚而来。这年2月1⽇,按照央中军委统一部署,西北野战军改番号为“国中
民人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人称“1野”;1纵改称“国中
民人解放军第一军”人称“1军” 1军隶属1野建制。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陈外欧任参谋长。 1军下辖3个师,称“1师、2师、3师” 1师由358旅改称,下辖3个团,由原714团、715团、716团分别改称为1团、2团、3团。师长为⻩新廷,政治委员为余秋里。 2师由独1旅改称,下辖3个团,由原1团、2团、3团分别改称为4团、5团、6团;师长为王尚荣,政治委员为朱照辉。 3师是由晋绥立独7旅改称的,下辖的3个团也由原旅辖的19团、20团、21团分别改称为7团、8团和9团。师长为傅传作,政治委员为曹光琳。 3师归建1军建制后,仍留在山西作战,先后参加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这太原战役打了半年,3师出了个一登城第一名的勇士,这位勇士叫郭小海。 太原是阎锡山集团在山西的后最一块地盘。在1949年前后,保太原成为阎锡山的后最努力。是于,他在太原城郊布置了整补后的13个师的残兵败将,再加上胡宗南增派的第30军4个师的兵力,太原城內城外有10多万兵力把守。样这,使太原的防御地域达到北至⻩寨村,东至榆林坪、孟家井,南至小店镇,西至化七头、阿家山。 更具戏剧性是的,阎锡山以太原为中心,防御体系弄出东南西北4个外围防御区,每个防御区域均筑有大量钢结构的⽔泥碉堡,大大小小,⾼⾼低低,明明暗暗的碉堡,星罗棋布,约有5000个之多,愈近城垣,密度愈大。阎锡山称太原为“战斗城”蒋介石吹嘘太原是“反共模范堡垒”国美驻华大使赫尔利说太原是“10年才能修建的百里防线”就是么这坚固的城堡,在解放军面前,同样逃脫不了被破城解放的命运。 根据对太原作战的部署,3师8团奉命攻打太原东山四大要塞之一的牛驼寨。 牛驼寨位于太原东山山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太原城东北面的第一要塞,又是东山的核心阵地。它⾼出太原城300多米,距城垣仅3里多路程,与其它3个要点紧紧相连,构成了城东屏障数十余里的外围防线,对城东、城北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夜⾊深沉,万籁俱寂。8团分两路向阎军突然发起了猛攻。担任左路攻击任务是的1营2连。突击队很快把梯子靠在阎军前沿的峭壁上。7班长郭小海没等梯子靠稳,就第个一跃上梯子快速向上攀登。爬上峭壁后,他迅速绞断铁丝网,绕到阎军10号碉堡后,和另一名突击队员王东海一道⼲脆利索地⼲掉了阎军的个一游动哨。当们他冲到阎军3号碉堡跟前时,先敌投出一颗手榴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