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_卷六十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六十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 (第10/10页)

○乘,绳证反,注文下皆同。召颜涿聚之子晋,曰:“隰之役,而⽗死焉。隰役在二十三年。○涿,中角反。隰音习。以国之多难,未女恤也。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废前劳。”乃救郑。及留舒,违穀七里,穀人不知。言其整也。留舒,齐地。违,去也。○难,乃旦反。女音汝,下同。毌音无。及濮,雨,不涉。濮⽔,自陈留酸枣县傍河东北经济阴至⾼平⼊济。○傍,浦浪反。济,子礼反,下同。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今师不行,恐无及也。”子思,国参。○参,七南反。成子⾐制杖戈,制,雨⾐也。○子⾐,于既反。制音制。杖,直亮反,又音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知伯闻之,乃还,畏其得众心。○阪音反,一音扶版反。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使谓成子曰:“大夫陈子,陈之自出,陈之不祀,郑之罪也,十七年,楚独灭陈,非郑之罪。盖知伯诬陈子,故陈子怒,谓其多陵人。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衷,善也。○衷音中。谓大夫其恤陈乎?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言陈灭于已无伤。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中行文子告成子。文子,荀寅,此时奔在齐。○行,户郞反。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千乘,敢辟之乎?将以子之命告寡君。”成子疑其有为晋之心也。○轻,遣政反。厌,于甲反,又音于辄反。有为,于伪反,下“为郑”同。

    [疏]“无及寡”○正义曰:无陵侮寡少而横及之也。

    文子曰:“吾乃今知‮以所‬亡。自恨已无知。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焉。谋一事,则当虑此三变,然后⼊而行之,所谓君子三思。○三思,息暂反,又如字。

    [疏]“君子”至“⼊焉”○正义曰:君子之为谋也,思其始,思其中,思其终,三者尽无猜嫌,皆可举而行之,然后设言以⼊前人焉。

    今我三不知而⼊之,不亦难乎?”悔其言不可复。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欲求诸侯师,以逐三桓。○侈,昌氏反,又吕氏反。去,起吕反,下“而去”同。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间,隙也。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问己可得寿死不。对曰:“臣无由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有陉氏即有山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以公从其家出故也。终子赣之言,君不没于鲁。○因孙于邾,音逊。

    悼之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悼公,哀公公之子宁也。哀公出孙,鲁人立悼公。

    [疏]注“悼公”至“悼公”○正义曰:《鲁世家》云:哀公奔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传称国人施罪于有山氏,不得复归而卒于其家也。马迁妄耳。

    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行,去也。○好,呼报反。早,一本作<必虫}。下,户嫁反。乃先保南里以待之。保,守也。南里在城外。知伯⼊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酅魁垒,晋士。○桔,户佶反,柣,大结反。俘,芳夫反。酅,尸丈反。魁,苦回反。垒,力轨反。赂之以知政,欲使反为郑。闭其口而死。将门,将攻郑门。知伯谓赵孟:“⼊之。”对曰:“主在此。”主谓知伯也。言主在此,何不自⼊。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为以‬子?”恶,貌丑也。简子奔废嫡子伯鲁,而立襄子,故知伯言其丑且无勇,何以立为子。○敌,丁历反。

    [疏]注“简子”至“为子”○正义曰:《赵世家》云:孤布子卿见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召子⺟恤,⺟恤至,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之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恤最贤。乃废大子伯鲁,而以⺟恤为大子。

    对曰:“以能忍聇,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惎,毒也。○惎,其冀反,其安反。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史记》,晋懿公之四年,鲁悼公之十四年,知伯帅韩、魏围赵襄子于晋阳。韩、魏反与赵氏谋,杀知伯于晋阳之下,在《舂秋》后二十七年。○丧,息浪反。

    [疏]注“史记”至“七年”○正义曰:《晋世家》云“定公三十三年,孔子卒。三十七年,定公卒”则晋定公以鲁哀公二十年卒也。又云“定公卒,子出公凿立。十七年,出公奔齐”则出公之奔,在鲁悼公之十年也。又云:出公既奔“知伯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哀公之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是杀知伯当鲁悼公之十四年也。又《六国年表》亦云:晋哀公四年,鲁悼公十四年,韩、魏、赵败知伯于晋阳。《战国策》说此事云,知伯帅韩康子、魏桓子攻赵襄子于晋阳,引汾⽔以灌之,城不没者三版。知伯行⽔,魏桓子御车,韩康子为右。知伯曰:“吾今乃知⽔‮以可‬亡人之国,汾⽔‮以可‬灌安邑,绛⽔‮以可‬灌平阳。”安邑,魏也。平阳,韩也。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蹑魏桓子之⾜。其夜赵襄子使张孟谈私于韩魏,韩魏反与赵合,遂杀知伯于晋阳之下,而三分其地。事在《舂秋》获麟之后二十七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