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六十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 (第3/10页)
。《尔雅》云:“匿,微也。”匿,女力反。 [疏]注“微匿也”○正义曰:《释诂》云“匿,微也”舍人曰:“匿,蔵之微也。”郭璞曰:“微,谓逃蔵也。《左传》曰:‘其微之’是也。” 生拘石乞,而问⽩公之死焉。对曰:“余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余勿言。”长者,谓⽩公也。○拘音俱。长,丁丈反,注同。曰:“不言将烹。”乞曰:“此事也,克则为卿,不克则烹,固其所也。何害?”乃烹石乞。王孙燕奔頯⻩氏。燕,胜弟。頯⻩,吴地。○烹,普庚反。燕,乌贤反,又乌练反。頯,求⻳反,旧求悲反。沈诸梁兼二事,二事,令尹、司马。国宁,宁,安也。乃使宁为令尹,子西之子,子国也。使宽为司马,子期之子。而老于叶。传终言之。○叶,始涉反。 卫侯占梦嬖人,以能占梦见爱。○嬖,必计反。求酒于大叔僖子,僖子,大叔遗。○大叔,音泰。不得,与卜人比,而告公曰:“君有大臣在西南隅,弗去,惧害。”托占卜梦而言。○比,毗志反。去,起吕反。乃逐大叔遗。遗奔晋。 卫侯谓浑良夫曰:“吾继先君,而不得其器,若之何?”国之宝器,辄皆将去。良夫代执火者而言,将密谋,屏左右。曰:“疾与亡君,皆君之子也。召之而择材焉,可也。召辄。若不材,器可得也。”辄若不材,可废其⾝,因得其器。竖告大子。大子疾。大子使五人舆豭从己,劫公而強盟之。盟求必立已。○豭音加。強,其丈反。且请杀良夫。公曰:“其盟免三死。”盟在十五年。曰:“请三之后,有罪杀之。”公曰:“诺哉!” 【传】十七年,舂,卫侯为虎幄于藉圃,(于田藉之圃,新造幄幕,皆以虎兽为饰。○幄,于角反。幕,武博反。)成,求令名者,而与之始食焉。大子请使良夫。(以良夫应为令名。○“成”绝句。“求令名者”绝句。应,应对之应。)良夫乘衷甸两牡,(衷甸,一辕,卿车。○“乘衷甸”时证反。《说文》作“佃”云:“中也。《舂秋》‘乘中佃’,一辕车也。”牡茂后反。) [疏]注“中甸一辕卿车”○正义曰:甸,即乘也。四丘为甸,出车一乘,故以甸为名。是古者乘甸同也。卫侯本许良夫服冕乘轩,则卫侯既⼊,良为大夫矣。传特言“乘衷甸两牡”则良夫不合乘之,故知为卿车也。兵车一辕,而二马夹之,其外更有二骖,是为四马。今止乘两牡,而谓之衷乘者,衷,中也。盖以四马为上乘,两马为中乘。大事驾四,小事驾二,为等差故也。知大事驾四者,《异义》“古《⽑诗》”说,天子之大夫皆驾四,故《诗》云“四牡騑騑,周道倭迟”是也。如今乘舆有大驾、中驾、小驾,为行之等差也。其诸侯大夫士唯驾二无四。二十七年,陈成子以“乘车两马”赐颜涿聚之子。《士丧礼》云“赗以两马”是唯得驾两,无上乘也。下文大子数之三罪,衷甸不在其数,而传言之者,积其奢僣多也。 紫⾐狐裘,紫⾐,君服。 [疏]注“紫⾐君服”○正义曰:贾逵云然,杜从之。紫⾐为君服,礼无明文,要此云“紫⾐”言良夫不合服之。《⽟藻》云:“玄冠紫緌,自鲁桓公始也。”郑玄云:“盖僣宋王者之后服也。”《管子》称齐桓好服紫⾐,齐人尚之,五素而易一紫。孔子云:“恶紫之夺朱。”盖当时人主好服紫⾐,君既服紫,则臣不得僣。今传言紫⾐为良夫之罪,明紫是君服,良夫僣之,故言“紫⾐君服”也。大夫狐裘非僣,言之者,为袒裘张本。 至,袒裘,不释剑而食。食而热,故偏袒,亦不敬。○袒音但。 [疏]注“食而”至“不敬”○正义曰:礼,裘上有⾐,谓之裼。《⽟藻》云:“君⾐狐⽩裘,锦⾐以裼之。”如此之类,皆是裘上之裼⾐也。裼⾐之上,乃有朝祭正服。裘上有两⾐也。如此两⾐,袭则二⾐皆重之,裼则袒正服露裼⾐。《⽟藻》云:“裘之裼也,见美也。君在则裼,尽饰也。服之袭也,充美也。”然则在君之所,于法唯有露裼⾐耳,无露裘之时,今良夫为食热之故,偏袒其裘,则并裘亦袒,是不敬也。剑是害物之器,不得近至尊,故近君则解剑。良夫与君食而不释剑,亦不敬也。 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三罪:紫⾐,袒裘,带剑。 [疏]“三罪”至“带剑”○正义曰:三者,皆逼僣于君,故以此为三罪。衷甸,僣卿耳,比此为轻,知衷甸非也。 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句卒,钩伍相著,别为左右屯。○御,鱼吕反,下同。笠音立。夹,居恰反。陈,直觐反。句,古侯反,注同。卒,子忽反,注及下注同。著,直略反。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左右句卒为声势以分吴军,而三军精卒并力击其中军,故得胜也。○噪,素报反。并,如字。又必政反。 晋赵鞅使告于卫曰:“君之在晋也,志⽗为主。请君若大子来,以免志⽗。不然,寡君其曰,志⽗之为也。”恐晋君为志⽗教使不来。卫侯辞以难。大子又使椓之,椓,诉⽗,欲速得其处。○难,乃旦反。椓,中角反。处,昌虑反。夏,六月,赵鞅围卫。齐国观、陈瓘救卫,国观,国书之子。○观,工唤反,下“陈瓘”音同。得晋人之致师者。子⽟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