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二僖元年尽五年 (第2/11页)
通有讳例,皆当时臣子率意而隐,故无深浅常准。圣贤从之以通人理,有时而听之可也。○准,之尹反。) [疏]“元年”至“礼也” ○正义曰:去年八月,闵公死,僖公出奔邾。九月,庆⽗出奔莒,公即归鲁。言“公出故”者,公出而复归,即位之礼有阙,为往年公出奔之故,非言应即位之时公在外也。齐小⽩、阳生之徒,皆出而复⼊,经书其⼊,僖公类之,亦应书⼊。往年公出复⼊,不书,讳之。国內有乱,致令公出,不书公出复⼊,讳国乱也。国乱,国之恶事,讳国恶,是礼也。时史讳而不书,仲尼因而不改,嫌讳非礼,故以礼居之。 ○注“掩恶”至“可也” ○正义曰:《坊记》曰:“善则称君,过则称已,则民作忠;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是掩恶扬善之义,义存君与亲也。君亲之恶,务欲掩之,是故圣贤作法,通有讳例。讳虽有例,而事无定体,或讳大不讳小,或讳小不讳大,皆当时臣子率巳之意而为之隐,故无深浅常准。隐十年《公羊传》曰:“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內大恶讳,小恶书。”必如彼言,是有常准。历检《舂秋》,都无定例。纳鼎恶于易田,讳田而不讳鼎;公⼊小于公出,讳⼊而不讳孙,是其无常准也。既无常准,随讳深浅,旧史有所辟讳,圣贤因而从之,以通人事之理,故容有掩恶之法。《释例》曰:“有时而听之则可也。”正为以后法则不经,故不夺其所讳,亦不为之定制。言若正为后法,每事皆讳,则为恶者无复忌惮,居上者不知所惩,不可尽令讳也。人之所极,唯君与亲,才有小恶,即发其短,非复臣子之心,全无爱敬之义,是故不抑不劝,有时听之。为以讳恶者,礼也;无隐者,直也。二者俱通为以世教也。 诸侯救邢。实大夫而曰诸侯,总众国之辞。 [疏]注“实大”至“之辞” ○正义曰:于例,将卑师众称师,三国并称为师,是皆大夫将也。实大夫也,而曰诸侯,总众国之辞也。桓五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传曰:“王以诸侯伐郑。”彼亦大夫将,总众国而称诸侯也。先儒为以此役诸侯⾝行,故言此以异之。 邢人溃,出奔师。奔聂北之师也。邢溃,不书,不告也。○溃,户內反。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师无私焉。皆撰具远之,无所私取。○撰,仕眷反,又仕转反。 [疏]注“皆撰”至“私取” ○正义曰:邢人溃而奔师,弃其家之器物,师逐狄人,为之敛聚,皆撰具以还邢人,师人无所私取。善齐桓委任得人,用兵严整也。 夏,邢迁于夷仪,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侯伯,州长也。分穀帛。○分,甫问反,又如字。长,丁丈反。 [疏]注“侯伯”至“穀帛” ○正义曰:此因齐侯发例,齐侯之为侯伯,当是王之二伯,此言州长,必是九州之长,但州牧是于竟內,亦当救患讨罪,以州牧亦掌此事,故言州长以包之。有灾害者,分之财物,知分者,分穀帛也。 秋,楚人伐郑,郑即齐故也。盟于荦,谋救郑也。荦即柽也,地有二名。○荦音洛,又力角反。 “九月,公败邾师于偃”虚丘之戍将归者也。虚丘,邾地。邾人既送哀姜还,齐人杀之,因戍虚丘,欲以侵鲁。公以义求齐,齐送姜氏之丧。邾人惧,乃归,故公要而败之。○虚,起居反。要,于遥反。 [疏]注“虚丘”至“败之” ○正义曰:荦之盟也,邾人在焉。公既盟而败其师,传不明言其故,直云“虚丘之戍”不知虚丘谁地?何故戍之?服虔云:“虚丘,鲁邑。鲁有乱,邾使兵戍虚丘。鲁与邾无怨,因兵将还,要而败之,以所恶僖公也。”邾之于鲁,本无怨恶。僖公奔邾,则为之外主;国乱,则戍其內邑。无故而败其师,亡信背义,莫斯之甚,非僖公作颂之主所当行也。柱为以不然,故别为此说,此说亦无所据,要其理当然也。案十二月夫人之丧始至,此九月败邾师,而云“以义求齐,齐送姜氏之丧”者,夫人以七月薨,公即求齐,齐既许之,邾闻许而将归,鲁得许而败邾师耳。 冬,莒人来求赂,求还庆⽗之赂。公子友败诸郦,获莒子之弟挐。非卿也,嘉获之也。莒既不能为鲁讨庆⽗,受鲁之赂而又重来,其求无厌,故嘉季友之获而书之。○为鲁,于伪反。重来,直用反。厌,于盐反。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汶阳田,汶⽔北地。汶⽔出泰山莱芜县西,⼊济。○汶音问。费音秘,莱音来。 [疏]“汶阳”至“⼊济” ○正义曰:⽔北曰阳,故知汶⽔北地。《释例》曰:“汶⽔出泰山莱芜县西南,经济北,至东平须昌县⼊济。” 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君子以齐人杀哀姜也,为已甚矣,女子,从人者也。言女子有三从之义。在夫家有罪,非⽗⺟家所宜讨也。 【经】二年,舂,王正月,城楚丘。(楚丘,卫邑。不言城卫,卫未迁。) [疏]注“楚丘”至“未迁” ○正义曰:此决城邢也。彼既迁讫,乃为城之,不言城夷仪而言城邢,邢巳迁也。此则先城楚丘,将以封卫,言城楚丘,不言城卫,卫未迁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无传。反哭成丧,故称小君。例在定十五年。 虞师、晋师灭下阳。下阳,虢邑,在河东大阳县。晋于此始赴,见经。灭例在襄十三年。○大音泰,一音如字。见,贤遍反。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人盟于贯。贯,宋地。梁国蒙县西北有贯城。贯与贳,字相似。江国在汝南安阳县。○贯,古乱反。贳,市夜反,又音世。 [疏]“江人⻩人” ○正义曰:《公羊》、《穀梁》皆云:“江人、⻩人,远国之辞。”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