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二僖元年尽五年 (第4/11页)
意。文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二者皆总书不雨,又不书得雨之月,与此年书不雨文异者,《穀梁传》曰:“一时言不雨者,闵雨也。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六月,雨。雨云者,喜雨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文二年传曰:“历而言不雨,文不忧雨也。不忧雨者,无志乎民也。”言僖有忧民之志,故每时一书;文无忧民之志,是以历时总书。贾逵取为以说。杜既不注,或亦史异辞也。 徐人取舒。无传。徐国,在下邳僮县东南。舒国,今庐江舒县。胜国而用不大师,亦曰取。例在襄十三年。○邳,⽪悲反。僮音童。庐,力居反。 [疏]注“徐国”至“三年” ○正义曰:诸侯相灭亡者,多是土壤邻接,思启封疆。今检杜注,徐在下邳,舒在庐江,相去甚遥,而越竟灭国,无传无注,不知以所?襄十三年传例曰:“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然则灭之与取,俱是绝其家国,有其土地;难则称灭,易则为取。《释例》曰:“用大师,起大众,重力以陷敌,因而有之,故曰胜国,通以灭为文也。取者,乘其衰乱,或受其溃叛,或用小师而不顿兵劳力,则直言取。如取如携,言其易也。”是胜国而用不大师,亦为取也。 六月,雨。示旱不竟夏。 秋,齐侯、宋公、江人、⻩人会于阳穀。阳穀,齐地,在东平须昌县北。 冬,公子友如齐涖盟。涖,临也。○涖音利又音类。 [疏]注“涖临也。 ○正义曰:公羊传曰:“涖盟者何?往盟乎彼也;来盟者何?来盟于我也。”盟者,杀牲歃⾎,告誓神明。人临其上,从我去者,出我之意,故言往彼临;视从外至者,我共临视,故直举其来。 楚人伐郑。 【传】三年,舂,不雨。夏,四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周六月,夏四月,于播种五稼无损。○夏,户雅反。)“秋,会于阳穀”谋伐楚也。(二年楚侵郑故。) 齐侯为阳穀之会,来寻盟。冬,公子友如齐莅盟。公时不会阳穀,故齐侯自阳穀遣人诣鲁求寻盟。鲁使上卿诣齐受盟,谦也。○为,于伪反。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孔叔,郑大夫。勤,恤郑难。○难,乃旦反。弃德不祥。”祥,善也。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蔡姬,齐侯夫人。荡,摇也。囿,苑也。盖鱼池在苑中。○囿音又。公惧,变⾊;噤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为明年齐侵蔡传。 【经】四年,舂,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民逃其上曰溃。例在文三年。)遂伐楚,次于陉。(遂,两事之辞。楚強,齐欲绥之以德,故不速进而次陉。陉,楚地,颖川召陵县南有陉亭。○陉音邢。召,上照反,传皆同。) [疏]注“遂两事之辞” ○正义曰: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公羊传》曰:“遂者何?生事也。谓本无向纪之心,至鲁始生意也。”《穀梁传》曰:“遂,继事之辞也。”此云“两事之辞”谓既有上事,复为下事,不以本谋有心无心为异也。此齐侯先有伐楚之心,因行而侵蔡耳。三十年“襄仲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桓十八年“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如此之类,本谋为二事也。六年诸侯伐郑“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庄十九年“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如此之类,本无谋而因事便行也。但是两事,皆称为遂,故曰“两事之辞”不别本谋与否。 夏,许男新臣卒。未同盟而赴,以名。 [疏]“许男新臣卒” ○正义曰:成十三年“曹伯卢卒于师”此不言“于师”者,《穀梁传》曰:“诸侯死于国,不地。死于外,地。死于师,何为不地?內桓师也。”注云:“齐桓威德洽著,诸侯安之,虽卒于外,与其在国同。”贾逵云:“不言于师,善会主加礼,若卒于国。”左氏无此义。《释例》曰:“若卒于朝会,或书师、或书地者,史之成文,非义所存。”然则或言于师,或不言于师,亦是史有详略,无义例也。注称“赴以名”者,公虽在军,死须相赴,史得赴乃书耳。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屈完,楚大夫也。楚子遣完如师以观齐。屈完睹齐之盛,因而求盟,故不称使,以完来盟为文。齐桓退舍以礼楚,故盟召陵。召陵,颖川县也。 [疏]注“屈完”至“县也” ○正义曰:《公羊传》曰:“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其意言屈完,楚之贵者,尊之以敌齐侯,若屈完⾜以自专,无假君命,不为楚子所使,故作自来之文。服虔取为以说。案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圣人之明训也。今乃尊人之臣,许其不为君使,轻人之主,为以不合使臣,是乃纵群下以觊觎,教強臣以专恣,约之以礼,岂当然乎?故杜别为此解。楚子本使屈完如师,以观齐师之強弱,強则欲服,弱则欲拒。屈完睹齐之盛,因而求盟,盟非楚子之意,故不称使,以屈完自来盟为文。《穀梁传》曰:“其不言使,权在屈完也。”是其权时之便,自来与齐盟也。完之本意,欲即盟于军,齐桓喜其来服,退舍以礼楚。言“来盟于师”书屈完之意也;“盟于召陵”书实盟之所也。成二年齐侯使国佐如师,不言“来”而此言“来”者,彼既云“如师”不须称“来”此不言“如师”故云“来”耳。此既云“来盟”不复须言“及屈完盟”;彼无“来盟”之文,故别言“及国佐盟”意异于此,故文不同。服虔云:“言来者,外楚也。嫌楚无罪,言来以外之。”来者,自外之文,非别罪之所在。若以言来即为罪楚,则仲孙⾼子之来也,复外齐而罪之乎?且恶楚者,当恶其辟在蛮夷,负固不服。不服之⽇,容可外之;服而又外,欲何为也? 齐人执陈辕涛涂。辕涛涂,陈大夫。○袁,陈大夫氏也。本多作辕。涛音桃。 秋,及江人、⻩人伐陈。受齐命讨陈之罪,而以与谋为文者,时齐不行,使鲁为主。与谋例在宣七年。○与音预,下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