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_卷五十四定元年尽四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四定元年尽四年 (第1/11页)

    卷五十四 定元年,尽四年

    

    定公○陆曰:“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谥法:‘安民大虑曰定。’”

    [疏]“正义曰:《鲁世家》:“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史传不言其⺟,不知谁所生也。以敬王十一年即位。谥法:“安民大虑曰定。”

    【经】元年,舂,王。(公之始年,而不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

    [疏]注“公之”至“月故”正义曰:凡新君初立,必于岁首元⽇朝正于庙,因即改元正位,百官以序,国史因书于策云:“元年,舂,王正月,公即位也。”其或国有事,故不得行即位之礼,国史亦书:“元年,舂,王正月。”见此月公应即位,而有故不得。隐、庄、闵、僖四公,元年无事,而空书“舂,王正月”是其义也。此年不书“正月”者,公即位在六月故也。传称昭公丧及坏隤,公子宋先⼊。则正月之时,定公犹从昭公之丧在于乾侯,未⼊鲁竟,国內无君,‮是不‬即位阙礼,故不须书“正月”也。《释例》曰:“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丧在外,逾年乃⼊,故因五曰改殡之节,国史用元年即位之礼,因以元年为此年也。然则正月之时,未有公矣。公未即位,元必不改。而于舂、夏即称‘元年’者,公未即位,必未改元,未改之⽇,必乘前君之年,于时舂、夏当名此年为昭公三十三年,及六月既改之后,方以元年纪事。及史官定策,须有一统,不可半年从前,半年从后,虽则年初,亦统此岁。故⼊年即称元年也。汉、魏以来,虽于秋、冬改元,史于舂、夏即以元年冠之,是有因于古也。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晋执人于天子之侧,而不以归京师,故但书其执,不书所归。○几音机。

    [疏]注“晋执”至“所归”○正义曰:晋执仲几,传无⽇月。据经所书,是三月始执,案传则不然也。传称辛巳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长历》辛巳是正月七⽇也。既会而魏舒始卒。庚寅,栽。是正月十六⽇也。宋仲几不受功,当于栽时不肯役耳。士弥牟云“晋之从政者新”是士鞅已伐魏舒矣,乃执仲几以归。三月,归诸京师,必是既栽之后,三月‮前以‬,执以归晋,至三月乃归于京师耳。经书三月始执者,晋人初执不告,后知以归不可,至三月复归于京师,讳其以归乃归王,故以三月初执告也。纵晋执人,诸侯不得相治事,当使归决于天子。况在天子之侧,不以归于京师,晋人自知不可,不以归晋告鲁,故经但书其执,不书所归,既不言归王,亦不言归晋,是不以所归告也。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告于庙,故书至。

    戊辰,公即位。定公不得以正月即位,失其时,故详而⽇之,记事之宜,无义例。

    [疏]注“定公”至“义例”○正义曰:《公羊传》曰:“即位不⽇,此何以⽇?录乎內也。”《穀梁》‮为以‬公丧在外逾年,六月乃得即位,危,故⽇之。《左氏》无此义,故杜显而异之。正月即位,正也。定公不得以正月即位,为失其时,故详而⽇之,直记事之宜,书⽇无义例。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公在外薨,故八月乃葬。

    九月,大雩。无传,过也。○雩音于。

    立炀宮。炀公,伯禽子也。其庙巳毁,季氏祷之而立其宮,书以讥之。○炀,羊让反。祷,丁老反。

    [疏]注“炀公”至“讥之”○正义曰:谥法:“好內怠政曰炀。”炀公,伯禽子,《世本》、《世家》文。诸侯之礼,亲庙有四,计炀公玄孙,既薨,其庙即已毁矣。季氏祷于炀公,以求昭公不⼊,公死于外,谓祷有益,而更立其宮赛之。于礼不合更立,恶其改变国典,故书以讥之。《公羊》、《穀梁》皆云:立者,不宜立。立炀宮,非礼也。

    冬,十月,陨霜杀菽。无传。周十月,今八月。陨霜杀菽,‮常非‬之灾。○陨,于敏反。菽,本又作叔,音同。

    [疏]注“周十”至“之灾”○正义曰:《月令》:九月,霜始降。八月,未应霜杀菽。菽者,大⾖之苗,又是耐霜之穀,今以八月陨霜,霜能杀菽,是‮常非‬之灾,故书之。僖三十三年“陨霜不杀草”此云“杀菽”彼言“不杀草”者,《穀梁传》曰:“未‮以可‬杀而杀,举重可杀而不杀,举轻。其曰菽,举重也”

    【传】元年,舂,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莅,临也。代天子大夫为政。○莅音利,又音类。)卫彪傒(卫大夫。)曰:“将建天子,(立天子之居。)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奷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献子属役于韩简子及原寿过,(简子,韩起孙不信也。原寿过,周大夫。○奷音⼲。咎,其九反。属,之欲反。过,古禾反。)

    [疏]“易位以令”○正义曰:往年传“魏子南面”彪傒云“⼲位以令”;此云“魏子莅政”彪傒云“易位以令”文不同者,《郊特牲》云:“君之南乡,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然则礼国君乃南面,往年魏子亦南面,是⼲君之位,故云“⼲位”此时诸国为天子筑城,但当为君各致徒役而已,宜使天子之臣自号令之,而魏子莅政,代天子大夫,改易上下,故为“易位”所讥别,故其文异。

    而田于‮陆大‬,焚焉。《禹贡》,‮陆大‬在钜鹿北。嫌绝远,疑此田在汲郡吴泽荒芜之地。火田,并见烧也。《尔雅》,广平曰陆。○芜音无。

    [疏]注“禹贡”至“曰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