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解密农发行窝案 (第11/12页)
238;行银⾼管接二连三落马,部分行银內部管理松弛、有章不循的混乱局面暴露无遗。2006年陆续宣判的农发行窝案、国中建设行银行长张恩照受贿案,更让人们认识到金融犯罪之猖狂。 根据京北检察机关的调查,近年“窝案”、“串案”主要发生区域指向金融、财政、交通、电信等行业。金融等行业“窝案”、“串案”多发为“反败腐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注脚。一些位⾼权重的败腐分子“扎成堆”、“抱成团”问题越来越严重,们他“利益均沾”、“互相掣肘”、“披着合法外⾐”的手法使案件的查办越来越艰难。 近年来,在对各行银业金融机构地毯式的排查中,一批金融案件浮出⽔面。国中银监会官方网站2006年11月披露,仅仅2006年1月到9月,行银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理涉案人员744人,有110人被取消⾼管任职资格。 值得注意是的,金融⾼管犯罪行为大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的几年,而这正是国有商业行银转型的关键阶段,家国
始开赋予各商业行银运用信贷资金的充分权力,而与此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和行银內部治理机制却未完全到位。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金融大案,显示了国中
行银业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案件特点。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行银的⾼管与一些府政管理机构的员官无异,个人的绝对权力过大,产生寻租现象也就不⾜为奇了。计划经济时代行银按行政区域设置,国有行银带有很重的行政⾊彩,迄今行银的⾼管为“⾼官”已成常理,一些制度性因素在多次改⾰中并有没完全解决。 最近,国务院在对农发行业务范围拓展申请的答复中,特别要求农发行必须首先搞好內部体制改⾰和管理。是这
常非及时的,內部问题不解决,事后的惩罚只能是“屡惩屡犯”目前,国中金融行业必须从体制上产生让金融家主动为家国着想的原动力。有只如此,才能为防止金融家群体的“塌方”寻找到一条出路。 于大路的忏悔书 我原来任农业发展行银副行长,是2004年6月3⽇被央中
委纪“双规”的,8月13⽇是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安公机关刑事留拘,8月25⽇被检察院依法逮捕的,成为民人的罪人。 小的时候,我也有过美好的童年和远大的理想与抱负。15岁就参加工作,是在黑龙江中苏边境珍宝岛附近的生产建设兵团,那个地方常非艰苦,6年务农我么什活都⼲过,么什苦都吃过。 1975年作为优秀知青被选送到哈尔滨的一所大学读书,的我⽗⺟均是教师,家庭可谓书香门第。 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行银工作,我当过出纳、会计、信贷员,当过县支行行长。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又较早地走上了导领岗位。由于我熟悉行银会计业务、文笔还算以可,1989年被选调到农业行银总行会计部,后以给一位副行长当过三年专职秘书。以可说那一段时间是一路升迁,朝气蓬勃。女儿现在正
京北大学读书,爱人也在行银工作,一家人分十幸福。 往事不堪回首,在我仕途刚刚起步,事业辉煌、家庭幸福的时候,我却沦为阶下囚。人生惨痛的失败夜一之间造成的大巨反差,常使我暗自流泪,痛心疾首。岁月无情地流逝,而的我人格永远钉在了聇辱的十字架上,对子女、对家庭、对们我一切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为么什会堕落到这个地步,又有哪些深刻的教训呢? 拜金欲念是我世界观蜕变的始开。 20世纪90年代,经商热嘲使一部分人先富裕来起,由于市场刚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