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五定五年尽九年 (第3/10页)
,步丹反,又蒲官反。鉴,古暂反。苟以可纳之,择用一焉。公子与二三臣之子,诸侯苟忧之,将为以之质。为质,求纳鲁昭公。○质音致,注同。此群臣之所闻也。今将以小忿蒙旧德,蒙,覆也。无乃不可乎?大姒之子,大姒,文王妃。○大音泰。姒音似。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而效小人以弃之,不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止不伐鲁师。 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献此舂取匡之俘。○俘,芳夫反。阳虎強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虎欲困辱三桓,并求媚于晋,故強使正卿报晋夫人之聘。○強,其丈反,注同,下皆放此。 [疏]“阳虎”至“之币”○正义曰:聘礼者,诸侯使卿聘邻国之礼也。执圭以致君命,执璧以致享币。其于夫人,则聘用璋,享用琮。聘君与夫人,一使兼致之,夫人不别使也。传言“报夫人之币”则晋之夫人尝有聘鲁者矣。礼法,夫人不别遣使,则晋之夫人聘者,亦为晋君来聘也。经无其事,盖遣大夫来聘,名氏不合见,经故略之也。不言报晋君,唯言“报夫人”者,桓子如晋献郑俘,即亦报聘晋也。桓子报聘,即亦得报夫人也。但阳虎欲困辱三桓,又欲求媚于晋,既使桓子报聘晋君,又别遣正卿报晋夫人,以所困辱三桓而重晋礼也。 晋人兼享之。贱鲁,故不复两设礼,明经以所不备书。○复,扶又反。 [疏]注“贱鲁”至“备书”○正义曰:若桓子特为献俘,懿子专为报聘,则经当两书“如晋”不合共文;晋人亦当两设享礼,各待一客。今乃桓子聘晋君,懿子报夫人,则似共为一使,若宾与介然,故晋人兼享之。贱鲁,故不复两为设礼,传言此者,明经以所不备书也。“不备书”谓不各自立文,两书“如晋”也。若然,文十八年“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亦是经不备书,而怪此不备者,彼传言“惠公立故,且拜葬也”则是鲁并命二卿,今行两事,虽各有所主,而受命俱行故宜共文书之。此则桓子献俘,并亦报聘,一卿⾜以兼之,懿子不须行矣。阳虎強使之行,乃是从后而去,去时不同受命,宜当别书“如晋”止为晋人所贱,故经不复备书。正以传言強使懿子报夫人之币,知桓子报晋君矣。传言“兼享之”知其不应兼矣,以此明二人不同受命,宜应别书,略而不备书耳。 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为以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称先君以徵其言,若欲使晋,必厚待之。 [疏]“孟孙”至“先君”○正义曰:懿子之意,不为阳虎求官,欲使晋人知阳虎专权,为国所患。言若不得居鲁而息肩于晋,示已知阳虎必将作乱而出奔也。中军司马,晋国大夫之最贵者。为求此官,似若欲使晋厚待之,然令晋知其情耳。诸言“有如”皆是誓辞。称先君以徵其言,似若欲晋必从之。 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择得其人。鞅何知焉?”献子谓简子曰:“鲁人患阳虎矣。孟孙知其衅,为以必適晋,故強为之请,以取⼊焉。”欲令晋人闻虎当逃走,放強设请讬之辞,此因言以⼊晋,令晋素知之。○衅,许靳反。为之,于伪反。令,力呈反。 [疏]注“欲令”至“知之”○正义曰:本意不为阳虎请官,欲令晋人知阳虎终必逃走,強设讬请之辞,此因言辞以取⼊晋之意,欲令晋人素知阳虎之必逃。 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终累,阖庐子,夫差兄。舟师,⽔战。○累,力追反,又力轨反。夫音扶。差,初佳反。获潘子臣、小惟子二子,楚舟师之帅。○惟,位悲反,本又作帷,亦如字。帅,所类反。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陵师,陵军。○惕,他历反。 [疏]注“陵师陆军”○正义曰:上云“舟师,⽔战”此言“陵师,陆军”南人谓陆为陵,此时犹然。《释地》云:“⾼平曰陆,陆大曰⾩,大⾩曰陵。”是陵、陆,大小之异名耳。 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为矣。”言知惧而后可治。是于乎迁郢于鄀,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传言楚赖子西以安。○鄀音若。 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儋翩,子朝馀党。郑是于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郑伐周六邑,在鲁伐郑取匡前。于此见者,为戌周起也。阳城县西南有负黍亭。○见,贤遍反,下文“见溷”并注同。为,于伪反,下同。六月,晋阎没戍周,且城胥靡。为下天王出居姑莸起。 秋,八月,宋乐祁言于景公曰:“诸侯唯我事晋,今使不往,晋其憾矣。”乐祁告其宰陈寅。以与公言告之。○使,所吏反。憾,户暗反。陈寅曰:“必使子往。”他⽇,公谓乐祁曰:“唯寡人说子之言,子必往。”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寅知晋多门,往必有难难,故使乐祁立后而行。○说音悦。难,乃旦反,下文同。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见溷而行。溷,乐祁子也。见于君,立为以后。○溷,侯温反,又侯困反。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杨,木名。○饮,于鸩反。楯,食允反,又音允。陈寅曰:“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赵氏,又有纳焉,以杨楯贾祸,弗可为也已。知范氏必怨,将得祸。○贾音古。然子死晋国,子孙必得志于宋。”以其为国死。○为,于伪反,下同。范献子言于晋侯曰:“以君命越疆而使,未致使而私饮酒,不敬二君,不可不讨也。”乃执乐祁。献子怒祁比赵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