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七桓七年尽十八年 (第10/11页)
”今为以《周语》之文,单子见陈不除道,故讥为此言,故所举时节并在早月也。《月令》“孟冬,天子始裘”单子云“陨霜而冬裘具”九月已裘,是其早也。且《周语》之文,据寻常节气,九月而除道,十月而兴土功。杜以此年闰在六月,则建戌之月二十一⽇已得建亥节气,是十月节气在九月之中,土功之事何为不可?诸侯城楚丘,自在正月。卫人初作宮室,必在其前。杜云定星方欲正中,于理何失?刘君广引《周语》之文以规杜,杜以月却节前,何须致难?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惠公也。朔谗构取国,故不言二公子逐,罪之也。 【传】十六年,舂,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前年冬谋纳厉公不克,故复更谋。○复,扶又反。) 夏,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 “冬,城向”书,时也。 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夷姜,宣公之庶⺟也。上yin曰烝。○烝,之承反。急,如字,《诗》作伋。上,时掌反,一音如字。 [疏]注“夷姜”至“曰烝” ○正义曰:晋献公烝于齐姜,惠公烝于贾君,皆是yin⽗之妾。知此亦⽗妾,故云庶⺟也。成二年传称楚庄王以夏姬“予连尹襄老,襄老死,其子黑要烝焉”yin⺟而谓之烝,知烝是上yin。盖训烝为进,言自进与之yin也。《世家》云“初,宣公爱夫人夷姜”烝yin而谓之夫人,马迁谬耳。 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左右媵之子,因为以号。○属音烛,下同。为,于伪反。媵,羊政反。 [疏]注“左右”至“为号” ○正义曰:公子法无左右,明其因⺟为号。《公羊》称诸侯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有二媵,故分为左右。说《公羊》者,言右媵贵于左媵,义或当然。此左右公子,盖宣公之兄弟也。 夷姜缢。失宠而自缢死。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宣姜,宣公所取急子之妻。构,会其过恶。○构,古⾖反。会,古外反。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莘,卫地。阳平县西北有莘亭。○公使,所吏反。莘,所巾反。寿子告之,使行。行,去也。不可,曰:“弃⽗之命,恶用子矣!恶,安也。○恶音乌,注同。有无⽗之国则可也。”及行,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又杀之。二公子故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洩、右公子职立公子黔牟。黔牟,群公子。○饮以酒,于鸩反;一本“以”作“之”洩,息列反。黔,其廉反,又音琴。 [疏]“载其旌” ○正义曰:代之而载其旌,盖旌有志识故也。《世家》云:“与太子⽩旄,而告盗曰,见⽩旄者杀之。”或当以⽩旄为旌,但马迁演此文而为之说,其辞至鄙,未必其言可信也。 惠公奔齐。 【经】十有七年,舂,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齐地。) 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盟于趡。趡,鲁地。称字,义与蔑盟同。二月无丙午;丙午,三月四⽇也。⽇月必有误。○趡,翠轨反。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奚,鲁地背陈曰战。○陈,直觐反。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十一年,大夫盟于折。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季,蔡侯弟也。言归,为陈所纳。 癸已,葬蔡桓侯。无传。称侯,盖谬误。三月而葬,速。 [疏]注“称侯,盖误” ○正义曰:五等诸侯卒,则各书其爵,葬则举谥称公,礼之常也。此无贬责而独称侯,故云盖谬误也。《释例》曰:“卒而外赴者,皆正爵而称名。慎死考终,不敢违大典也。书葬者,皆从主人;私称,客主之人,敬各有本,谦敬各得其所,而后二国之礼成也。葬蔡桓侯,独不称公,刘、贾、许曰:桓卒而季归,无臣子之辞也。蔡侯无子,以弟承位,群臣无废主,社稷不乏祀,故传称蔡人,嘉之,非贬所也。杞伯称子,传为三发,蔡侯有贬,传亦宜说。史书谬误,疑有阙文。”是其疑之意也。 及宋人、卫人伐邾。 冬,十月,朔,⽇有食之。甲乙者,历之纪也。晦朔者,⽇月之会也。⽇食不以可不存晦朔,晦朔须甲乙而可推,故⽇食必以书朔⽇为例。 【传】十七年,舂,盟于⻩,平齐、纪,且谋卫故也。(齐欲灭纪,卫逐其君。) “及邾仪⽗盟于趡”寻蔑之盟也。蔑盟在隐元年。○“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争疆界也。○疆,居良反,注及下皆同。是于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虞,度也。不度犹不意也。○埸音亦,度,待洛反,下同。 [疏]“疆埸”至“不虞” ○正义曰:疆埸,谓界畔也。至此易主,故名曰埸。典封疆者,不得已往侵人,无使人来侵己,谨慎守其一家之所有,以备不意度之事。 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齐背盟而来,公以信待,故不书侵伐。○背音佩,下同。 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桓侯无子,故召季而立之。季內得国人之望,外有诸侯之助,故书字,以善得众。称归,以明外纳。 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嘉之,故以字告。 “伐邾”宋志也。邾、宋争疆,鲁从宋志,背趡之盟。 “冬,十月,朔,⽇有食之”不书⽇,官失之也。天子有⽇官,诸侯有⽇御。⽇官、⽇御,典历数者。 [疏]注“⽇官”至“历数” ○正义曰:《周礼》大史“掌正岁年以序事,颁告朔于邦国”然则天子掌历者,谓大史也。大史,下大夫,非卿,故不在六卿之数。传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