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_卷二十二宣公五年尽十一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二宣公五年尽十一年 (第5/8页)

十六⽇,辛酉在前十二⽇耳。故云九月无辛酉。上有八月,下有十月,非月误也。

    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无传。三与文同盟。

    [疏]注“三与文同盟”

    ○正义曰:郑⽗毁以僖二十五年卒,郑代立,其年盟于洮,二十六年于向,二十八年于践土,文七年于扈,十四年于新城,唯二与文同盟。云三者,以二、三字体相近,转写之误耳。若其不然,杜无容不委。刘炫以此规杜,非也。

    宋人围滕。

    楚子伐郑。

    晋郤缺帅师救郑。

    陈杀其大夫洩冶。洩冶直谏于yin乱之朝以取死,故不为《舂秋》所贵而书名。○洩,息列反。冶音也。

    [疏]注“洩冶”至“书名”

    ○正义曰:文八年,宋人杀其大夫司马,贵之,而不名;此书洩冶之名,是不为《舂秋》所贵,故书名。传称臣者,‮以所‬治烦去惑,是以伏死而争,则直谏者,臣之尽忠之事。洩冶忠谏而死,不为舂秋所贵者,《释例》曰:“鲁哀之可谏者甚众,未闻仲尼之苦言。至于陈恒弑其君,孔子‮浴沐‬而朝,告于哀公。求讨不义,显事施舍⾜以致益者,固人臣之所当造膝也。若乃情⾊之惑,君不能得之于臣,⽗不能得之于子,臣子而欲显直于其君⽗,適‮以所‬益谤而致罪也。陈灵公宣yin,悖德luanlun,志同禽兽,非尽言所救。洩冶进无匡济远策,退不危行言孙,安昏乱之朝,慕匹夫之直,忘蘧氏可卷之德,死而无益。故经同罪贱之文。传特称仲尼以明之。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此其义也。”是说不贵洩冶之意也。然则比⼲谏纣而死,孔子称殷有三仁焉,善比⼲者。《家语》云:子贡曰:“陈灵公君臣宣yin于朝,洩冶谏而杀之,是与比⼲谏死同,可谓仁乎?”孔子曰:“比⼲于纣,亲则诸⽗,官则少师,忠款之心,在于存宗庙而已,固当以必死争之,冀⾝死之后,纣当悔悟本志,存于仁者也。洩冶之于灵公,位在大夫,无骨⾁之亲,怀宠不去,仕于乱朝,以区区之⾝,欲止一国之yin昏,死而无益,可谓狷矣!《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洩冶之谓乎?是言洩冶之行,不得同于比⼲之意也。

    【传】九年,舂,王使来徵聘。(徵,召也。言周徵也。徵聘不书,徵加讽谕,不指斥。○讽,芳凤反。)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为以‬有礼,厚贿之。(○贿,呼罪反;《字林》音悔。)

    秋,取根牟,言易也。○易,以豉反。

    滕昭公卒。为宋围滕传。

    会于扈,讨不睦也。谋齐、陈。陈侯不会。前年与楚成故。晋荀林⽗以诸侯之师伐陈。不书诸侯师,林⽗帅之,无将帅。○将,子匠反。帅,所类反。

    [疏]注“不书”至“将帅”

    ○正义曰:僖二十八年“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彼注云:“宋公、齐国归⽗、秦小子慭既次城濮,以师属晋,不与战也。”彼以师属晋,而经书其师。此全不书者,彼虽公卿不行,仍有大夫帅之,将卑师众,故称师耳。此则全无将帅,以兵付晋,并⼊晋军,林⽗独自帅之,故唯书林⽗伐陈也。

    晋侯卒于扈,乃还。

    冬,宋人围滕,因其丧也。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二子,陈卿。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妻。衷,怀也。衵服,近⾝⾐。○夏,户雅反。衷音忠。王,丁仲反。衵,女乙反,一音汝栗反。《说文》云,⽇⽇所⾐裳也;《字林》同,又云妇人近⾝內⾐也,仁一反。御,如字,一音鱼吕反。近,附近之近。洩冶谏曰:“公卿宣yin,民无效焉,宣,示也。○效,户教反。且闻不令。君其纳之!”纳蔵衵服。○闻,如字,一音问。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噤,遂杀洩冶。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洩冶之谓乎!”辟,琊也。辟,法也。《诗·大雅》言琊辟之世,不可立法。国无道,危行言孙。○噤,居鸩反,又音金。多辟,本又作僻,匹亦反,注同。立辟,婢亦反,注同。琊,似嗟反,下同。行,下孟反。孙音逊。

    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六年,楚伐郑,取成于厉。既成,郑伯逃归。事见十一年。○为,于伪反。见,贤遍反。

    晋郤缺救郑。郑伯败楚师于柳棼。柳棼,郑地。○柳,力手反。棼,扶云反。国人皆喜,唯子良忧曰:“是国之灾也,吾死无⽇矣。”自是晋、楚交兵伐郑,十二年,卒有楚子⼊郑之祸。

    【经】十年,舂,公如齐。公至自齐。(无传。)

    齐人归我济西田。元年以赂齐也。不言来,公如齐,因受之。○济,子礼反。

    夏,四月,丙辰,⽇有食之。无传。不书朔,官失之。

    已巳,齐侯元卒。未同盟而赴以名。

    齐崔氏出奔卫。齐略见举族出,因其告辞以见无罪。○见,贤遍反,下同。

    [疏]注“齐略”至“无罪”

    ○正义曰:崔杼有宠于惠公,惠公既薨,⾼国二家恐其藉前世之宠,又有宠于新君,故畏其逼己,因君薨而逐之。崔杼未有罪也,齐人疑其事,故不言其名,略言崔氏,见其举族出奔耳。及仲尼脩之,大夫出奔,无罪不名。不名即因无罪,故因告称氏而书氏次,见无罪。若贵之,或称官,或称字,如司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