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一闵元年尽二年 (第2/7页)
#64056;也。”霸王所用,故以器为喻。○王,于况反,注同。 晋侯作二军。晋本一军,见庄十六年。○见,贤遍反。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为公御右也。夙,赵衰兄。毕万,魏焠祖⽗。○将,子匠反,下及注同。衰,初危反。焠,尺由反。 [疏]注“为公”至“祖⽗” ○正义曰:《史记·赵世家》:“夙生共孟,孟生赵衰。”《晋语》云:“赵衰,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杜以夙为衰兄,从《晋语》也。《魏世家》:“毕万生武子。”《世本》:“毕万生芒季,季生武仲州。”州即焠也。杜以万为焠之祖⽗,依《世本》也。 以灭耿,灭霍,灭魏。平阳⽪氏县东南有耿乡。永安县东北有霍大山。三国皆姬姓。○耿,古幸反,国名。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为以大夫。士蒍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位以卿,谓将下军。○还为,于伪反。焉,于虔反。如不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大伯,周大王之適子,知其⽗欲立季历,故让位而適吴。○大音泰,注同。適子,丁历反,本又作嫡。 [疏]注“大伯”至“適吴” ○正义曰:《史记·吴世家》云:“吴大伯、弟仲雍,皆周大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大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是于大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以辟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是大伯让位適吴之事。 犹有令名,与其及也。言虽去犹有令名,胜于留而及祸。 [疏]“犹有”至“及也” ○正义曰:言逃虽失国,犹有善名,与其留而及祸也。何者为胜?劝之使逃。 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天若祚大子,其无晋乎!”为晋杀申生传。○谚音彦。祚,在路反。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卜偃,晋掌卜大夫。万,盈数也。魏,大名也。 [疏]“万盈”至“名也” ○正义曰:以筭法从一至万,每十则改名,至万后以称一万,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始名亿,从是以往,皆以万为极。是至万则数満也。《论语》云:“巍巍乎,其有成功。”是巍为⾼大之名。 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以魏从万,有众象。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震下坎上,屯。○屯,张伦反。之比。坤下坎上,比。屯初九变而为比。○比,毗志反,注及下同。 [疏]“遇屯之比” ○正义曰:震下坎上为屯。《说卦》云:“震,动也。”《坎·彖》云:坎,险也。动而遇险,有屯难之象。坤下坎上为比。《说卦》:坎为⽔,坤为地,⽔润下而地受之,相亲比之象也。 辛廖占之,曰:“吉。辛廖,晋大夫。○廖,力彫反。 [疏]注“辛廖,晋大夫” ○正义曰:杜云:“辛廖,晋大夫。”则以毕万筮仕,在晋国而筮。刘炫云:“若在晋国而筮,何得云‘筮仕于晋’?又辛甲、辛有并是周人,何故辛廖独为晋大夫?”今知不然者,传以毕万是毕国子孙,今乃筮仕于晋。言“于晋”以对毕耳,非谓筮时在他国也。案昭十五年传云:“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是于乎有董史。”注云:“辛有,周人,二子適晋为大史。”则辛氏虽出于周,枝流于晋。刘炫用服氏之说,为以毕万在周,筮仕于晋,又以晋国不得有姓辛,而规杜过,其义非也。屯固比⼊,吉孰大焉?其必蕃昌。屯险难,所为以坚固。比亲密,以所得⼊。○蕃音烦。震为土,震变为坤。车从马,震为车,坤为马。 [疏]注“震为车坤为马”正义曰:《晋语》云:“司空季子占公子重耳之筮,云:‘震,车也。《坤·彖》云:“利牝马之贞。’”是坤为马也。下注“震为⾜”、“震为长男”、“坤为⺟”、“坤为众”皆《说卦》文也。 ⾜居之,震为⾜。兄长之,震为长男。○长,丁丈反。⺟覆之,坤为⺟。众归之,坤为众。六体不易,初一爻变,有此六义,不可易也。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比合屯固,坤安震杀,故曰公侯之卦。 [疏]注“比合”至“之卦”正义曰:震之为杀,传无明文。《晋语》云:震,车也。车有威武。昭二十五年传云:“为刑罚威狱,以类其震曜杀戮。”是震为威武杀戮之意,故震为杀也。 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万,毕公⾼之后。传为魏之子孙众多张本。 [疏]“必复其始” ○正义曰:万是毕公之后,公侯之子孙,必当复其初始,言此人子孙又将为公侯也。及舂秋之后三家分晋,而魏为诸侯,是其筮之验也。 【经】二年,舂,王正月,齐人迁阳。(无传。阳,国名。盖齐人逼徙之。) [疏]注“阳国”至“徙之” ○正义曰:《世本》无有阳国,不知何姓。杜《世族谱》、《土地名》阙,不知所在。与“宋人迁宿”文同,知阳是国名。盖齐人逼迁之。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庙,庙之远主当迁⼊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庄公丧制末阕,时别立庙,庙成而吉祭,又不于大庙,故详书以示讥。○禘,大计反。祧,他彫反。昭,上饶反。阕,苦⽳反。大庙,音泰。 [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