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隐六年尽十一年 (第11/12页)
;“重昏曰媾” 其能降以相从也。降,降心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絜齐以享,谓之禋。祀,谓许山川之祀。○覆,芳服反。暇,行嫁反。禋音因。齐,侧皆反,本亦作斋。 [疏]注“絜齐”至“之祀” ○正义曰:《释诂》云:“禋,祭也。”孙炎曰:“禋,絜敬之祭。”《周语》曰:“精意以享,禋也。”是“絜齐以享谓之禋”享训献也。言絜清齐敬以酒食献神也。《礼》:诸侯祭山川之在其地者。若其受许之土,则当祭许山川,故知“祀谓许山川之祀”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圉,边垂也。○为,于伪反,圉,鱼吕反。 [疏]注“圉,边垂也” ○正义曰:《释诂》云:“圉,垂也。”舍人曰:“圉,边垂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此,今河南新郑。旧郑在京兆。○贿,呼罪反,《字林》音悔。寘,之豉反,置也。亟,纪力反,急也,下注同。 [疏]注“此今”至“京兆”正义曰:《地理志》云:“河南郡新郑县,《诗》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是知“新邑于此”谓河南新郑也。且《志》又云:“京兆郑县,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是知旧郑在京兆也。《志》又云:“本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內,是为郑桓公。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以可逃死?’”史伯为桓公谋取虢、郐之地,令“寄帑与贿,而虢、郐受之。后二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郐之地”然则传云“先君新邑于此”谓武公始居此也。《史记·郑世家》称虢、郐自分“十邑”献于桓公,桓公“竟国之”案《郑语》,桓公始谋,未取之也;武公始国,非桓公也;全灭虢、郐,非献邑也。马迁之言皆谬耳。昭十六年传子产谓韩宣子,曰“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以艾杀此地而共处之”者,谓“寄帑与贿”之时,商人即与俱行耳,非桓公⾝至新郑。 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失其序。郑亦周之子孙。夫许,大岳之胤也,大岳,神农之后,尧四岳也。胤,继也。○大岳音泰。 [疏]注“大岳”至“继也” ○正义曰:《周语》称“共工、伯篰二者,皆⻩炎之后”言篰为⻩帝之后,共工为炎帝之后。炎帝则神农之别号。《周语》又称尧命禹治⽔“共之从孙四岳佐之”“胙四岳国,命为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贾逵云:“共,共工也。从孙,同姓末嗣之孙。四岳,官名,大岳也。主四岳之祭焉。姜,炎帝之姓,其后变易,至于四岳,帝复赐之祖姓,以绍炎帝之后。”以此知“大岳”是神农之后,尧四岳也。以其主岳之祀,尊之,故称大岳,许国是其后也。“胤,继也”《释诂》文。舍人云:“胤,继世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君子谓郑庄公是于乎有礼。礼,经家国,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刑,法也。○厌,于艳反。 [疏]“礼经”至“嗣者也” ○正义曰:经谓纪理之,若《诗》之经营、经始也。家国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以所经理家国,定安社稷。以礼教民则亲戚和睦,以礼守位则泽及子孙,故礼以所次序民人,利益后嗣。“经家国”犹《诗序》之言“经夫妇”也。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我死,乃亟去之”无累后人。○度,待洛反。量音良,下同。相,息亮反。累,劣伪反,注同。可谓知礼矣。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鸡,以诅射颍考叔者。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行亦卒之行列。疾射颍考叔者,故令卒及行间皆诅之。○卒,尊忽反,注同。豭音加,猪别名。行,户刚反,注同。诅,则虑反。令,力呈反。 [疏]注“百人”至“诅之” ○正义曰:《周礼·夏官》序制军之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此言“二十五人为行”者,以传先“卒”后“行”“豭”大于“⽝”知“行”之人数少于“卒”也。军法百人之下唯有二十五人为“两”耳。又大司马之属官行司马是中士,军之属官两司马亦中士,知《周礼》之两即此行是也。《周礼》之行谓军之行列,知此行亦卒之行列也。诅者,盟之细,杀牲告神,令加之殃咎。疾射颍考叔者,令卒及行閒祝诅之,欲使神杀之也。一卒之內已用一豭,又更令一行之间或用鸡,或用⽝,重祝诅之。⽝、鸡者,或鸡或⽝,非鸡、⽝并用。何则?盟诅例用一牲,用不二也。豭谓豕之牡者,《尔雅·释兽》:豕牡曰豝。豝者是牝,知豭者是牡。祭祀例用不牝。且宋人谓宋朝为艾豭,明以雄猪喻也。 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琊。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琊。大臣不睦,又不能用刑于琊人。○琊,似嗟反,下及注同。琊而诅之,将何益矣! 王取邬、刘、二邑在河南缑氏县,西南有邬聚,西北有刘亭。○邬,乌户反。缑,古侯反,一音苦侯反。聚,才遇反。蒍、邘之田于郑,蒍、邘,郑二邑。○蒍,尢委反。邘音于。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忿,芳粉反。 [疏]注“苏忿”至“公也” ○正义曰:成十一年传曰:“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尚书·立政》称“周公告大史曰司寇苏公”是其事也。 温、今温县。原、在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