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一襄十年尽十二年 (第2/10页)
言夏会而经书舂,知经书始行,传言会⽇也。诸赴盟会者,初去告行而已。盟会必行还乃书,何则?初去之时,未知所会几国,岂得即书会也?明其皆是行还告庙,乃书之耳。但所书者,或追记发国之初,或即书所会之⽇。此会柤,以其经、传不同,乃知舂行、夏会。其馀传无会⽇,亦应有如此者。如此之类,是追记初行也。二十年六月庚申,公会晋侯云云于澶渊,成五年十二月巳丑,公会晋侯云云于蟲牢,如此之类,是即书会⽇也。此盖旧无定法,史官不同,故立文异耳。 晋荀偃、士匄请伐偪阳,而封宋向戌焉。以宋常事晋,而向戌有贤行,故欲封之为附庸。○行,下孟反。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丙寅,四月九⽇。孟氏之臣秦堇⽗辇重如役。堇⽗,孟献子家臣。步挽重车以从师。○堇,徐音谨。挽音晚。 [疏]“辇重如役” ○正义曰:重者,车名也。载物必重,谓之重。人挽以行,谓之辇。军行以载器物,止则为以藩营。此人挽此重车,以从役也。宣十二年解巳具之。 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见门开,故攻之。县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门者,诸侯之士在门內者也。纥,郰邑大夫,仲尼⽗叔梁纥也。郰邑,鲁县东南莝城是也。言纥多力,抉举县门,出在內者。○县音玄,注及下同。郰,侧留反。纥,恨发反。抉,鸟⽳反,徐又古⽳反。出,如字,一音屈遂反。 [疏]“县门”至“门者” ○正义曰:县门者,编版广长如门,施关机以县门上,有寇则发机而下之。诸侯之士,攻逼阳之门,巳有⼊者,县门乃发,郰人纥抉而举之,以出门者。门者,谓攻门者也。纥为郰邑大夫,公邑大夫,皆以邑名冠之,呼为某人。孔子之⽗名纥,字叔梁。古人名字并言者,皆先字而后名。故《史记·孔子世家》称为“叔梁纥”也。服虔云:“抉,撅也。谓以木撅抉县门使举,令下容人出也。门者下属为句。” 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为以橹。狄虒弥,鲁人也。蒙,覆也。橹,大楯。○虒音斯。弥,徐音弥,一音武脾反。橹音鲁。楯,常尹反,又音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百人为队。○队,徒对反,徐徒猥反。 [疏]“狄虒”至“一队” ○正义曰:郑玄云:“大车,平地载任之车也。”《考工记》:“车人为车,柯长三尺。”大车毂长半柯,轮崇三柯。是轮⾼九尺,其车罔圆周二丈七尺。建,立也。立此大车之轮,而覆之以甲,为以橹也。《考工记》:“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崇于殳四尺。”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则戟长一丈六尺也。队是行列之名。百人为队,相传为然。成一队者,言其当百人也。 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诗·邶风》也。○邶音佩。主人县布,堇⽗登之,及堞而绝之,逼阳人县布,以试外勇者。○堞音牒,徐养涉反。队,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主人嘉其勇,故辞谢不复县布。○队,直类反。复,扶又反,注同。上,时掌反。三,息暂反,又如字。 [疏]“苏而复上” ○正义曰:宣八年传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而苏。”则苏者,死而更生之名也。堇⽗队而闷绝,似若死,然得苏悟,而复缘布上。 带其断以徇于军三⽇。带其断布以示勇。○断,徒乱反。徇,似俊反。诸侯之师久于逼阳,荀偃、士匄请于荀罃曰:“⽔潦将降,惧不能归,向夏恐有久雨。从丙寅至庚寅二十五⽇,故曰久。○潦音老。请班师。”班,还也。知伯怒,知伯,荀罃。○知音智。投之以机,出于其间,出偃、匄之间。○机,本又作‘几’,同。⽇:“女成二事,而后告余。二事:伐逼阳,封向戌。○女音汝,下及注皆同。余恐乱命,以不女违。既成改之为乱命。女既勤君而兴诸侯,牵帅老夫以至于此。既无武守,无武功可执守。而又欲易余罪,曰:‘是实班师,不然,克矣。’谓偃、匄将言尔。余羸老也,可重任乎?不任受女此责。○羸,劣危反。重,直用反。任音壬,注同。七⽇不克,必尔乎取之!”言当取女以谢不克之罪。 五月,庚寅,月四⽇。荀偃、士匄帅卒攻逼阳,亲受矢石,躬在矢石间。○卒音子忽反。 [疏]注“躬在矢石间” ○正义曰:服虔云:“古者以石为箭镝。”引《国语》“有隼集于陈侯之庭,楛矢贯之石砮”以证石为箭镞。若石是箭镞,则犹是矢也,何须“矢、石”并言?杜言在矢石间,则不以石为矢也。《周礼·职金》:“凡国有大故,而用金石,则掌其令。”郑玄云:“用金石者,作枪雷之属。”雷即礧也。兵法:守城用礧石以击攻者,陈思王《征蜀论》云“下礧成雷,榛残木碎”是也。 甲午,灭之。月八⽇。书曰“遂灭逼阳”言自会也。言其因会以灭国,非之也。 [疏]注“言其”至“之也” ○正义曰:僖四年,公会齐侯云云侵蔡,蔡溃,遂伐楚。二十三年,齐侯伐卫,遂伐晋。如此之类,一行而有二事者,法当言“遂”“遂”非善恶之名,而此传特云“书曰‘遂灭逼阳’,言自会也”则知此言“遂”者,有非之之意。以所然者,彼因伐遂伐,本谋伐行兵,容可一举而伐两国;会非征伐之事,荀偃、士匄于会始请,则逼阳无大罪,诸侯无宿谋,因会灭人,情在可责。传称“言自会也”是尤其从会行也。《释例》云:“会以训上下、叙德刑。‘遂灭逼阳’,言灭生于会,非本意也。”是言因会以灭国,非之之事也。“书曰”者,是重尼新意,则旧史不然。本盖别书诸侯灭逼阳,仲尼改之,而言“遂”耳。 以与向戌,向戌辞曰:“君若犹辱镇抚宋国,而以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