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六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第4/13页)
义数事而已。又云,诸称‘以’,皆小以大,下以上,非其宜也。寻案‘晋侯以季孙归’,又非下以上也,‘荆以蔡侯归’,亦非小以大也。” 寘桓公子雍于穀,易牙奉之为以鲁援。雍本与孝公争立,故使居穀以逼齐。○寘,之豉反。援,于眷反。○楚申公叔侯戍之。为二十八年楚子使申叔去穀张本。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言孝公不能抚公族。 【经】二十有七年,舂,杞子来朝。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十九年与鲁大夫盟于齐。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无传。三月而葬,速。 乙巳,公子遂帅师⼊杞。弗地曰⼊。八月无乙巳;乙巳,九月六⽇。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传言楚子使子⽟去宋,经书人者,聇不得志,以微者告。犹序诸侯之上,楚主兵故。 [疏]注“传言”至“兵故” ○正义曰:此年传云“楚子及诸侯围宋”则是楚子亲自来也。十二月“公会诸侯,盟于宋”公为楚子在宋,而往会之,明与楚子共盟也。明年传晋侯“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其下始云“楚子⼊居于申,使子⽟去宋”由此而言楚子初来围宋,必亲至宋国,使子⽟主兵。明年见晋之盛,⾝始去之,独留子⽟于宋耳。杜以诸侯之贬不至称人,今言楚人,不得为楚子之⾝也。子⽟,楚之正卿,宜书其名,今书曰楚人,非子⽟也。故以聇不得志,以微者告也。若然,庄二十八年,齐人伐卫,杜云“齐侯称人者,讳取赂而还,以贱者告”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杜云“楚告命,不以主帅人数,故略称人”则以彼二解,义亦得通。但传有“子⽟在宋”之文,故据子⽟解之,以所弘通其义也。初围宋,在此年冬,楚子⼊居于申,乃是明年三月,围至明年不克,始是不得志耳。非是初围之时为不得志也。杜意当以此为明年始告,告以今冬围耳。下句即有公会诸侯于宋,楚未来告,而公得往会之者,公传闻即往,非待告也。其书围宋之事,必待专使来告,传闻行言不得书也。然若成十三年“公会诸侯伐秦”传称“战于⿇隧,秦师败绩”而经无战败之事。杜云“时公在师,复不须告”盖经文阙漏,传文独存。即如彼言,公见其事,不复须告。此时公会诸侯于宋,即是亲见宋围,何以不即书之?而云待楚告者,案检上下,襄十一年“公会晋侯云云伐郑”传称“郑人行成”下言“晋赵武⼊盟郑伯”、“郑子展出盟晋侯”杜云“二盟不书,不告”;二十五年“公会晋侯云云于夷仪”传称伐齐,齐人“使隰鉏请成,庆封如师”杜云“庆封独使于晋,不通诸侯,故不书”;二十六年传“六月,公会晋赵武、宋向戌、郑良霄、曹人于澶渊,晋人执甯喜以归”杜云“归晋而后告诸侯”故经书在秋。此三事者,公虽在会,不告不书,所言不须告者,皆谓公亲行其事,⿇隧,公亲在战,故云不复须告。此时公往与盟,不与围宋,故围宋之事必待告乃书。既以微者来告,犹序诸侯之上者,《舂秋》之例,会同以国大小为序,征伐则以主兵在前,此序诸侯之上,由楚主兵故也。 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无传。诸侯伐宋,公与楚有好,而往会之,非后期。宋方见围,无嫌于与盟,故直以宋地。○好,呼报反。与音预。 [疏]注“诸侯”至“宋地” ○正义曰:陈、蔡、郑、许皆是楚之属国。楚子帅而与之围宋。往年公使公子遂如楚乞师,始与之通和好。鲁非楚之属国,围宋之事,公不与谋,直闻其在宋,往会之耳。非是楚来召公,公自往会之,非后期也。言此者,文七年,扈之盟,为公后期,不序其国,而总曰诸侯。此亦总曰诸侯,有后期之嫌,故明之非为后期,而总称诸侯,即上围宋之诸侯也。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常例也。围称楚人,以微者告。鲁此与诸侯盟会,必是楚子亲之,不复别言楚子者,上已历序诸侯,遂令楚子当楚人之处,即从总文,故不复曲序之也。凡盟会以国为地者,必国主与其盟会。此时宋方见围,无嫌与盟,故直以宋地也。 【传】二十七年,舂,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杞,先代之后,而迫于东夷,风俗杂坏,言语⾐服有时而夷,故杞子卒,传言其夷也。今称朝者,始于朝礼,终而不全,异于介葛卢,故唯贬其爵。)○公卑杞,杞不共也。(杞用夷礼,故贱之。○共音恭,本亦作恭,下注同。) 夏,齐孝公卒,有齐怨,前年齐再伐鲁。不废丧纪, [疏]“不废丧纪”正义曰:《周礼》:“小司徒掌丧纪之噤令。庖人掌丧纪之庶羞。”《乐记》曰:“衰⿇哭泣,以所节丧纪也。”言丧纪者多矣。丧纪者,丧事之总名,诸侯相于唯有吊赠,故注云“吊赠之数不有废”也。 礼也。吊赠之数不有废。 秋,⼊杞,责无礼也。责不共也。○“责无礼”本或作“责礼也”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子文时不为令尹,故云使治兵,习号令也。睽,楚邑。○睽,苦圭反,又音圭。○终朝而毕,不戮一人。终朝,自旦及食时也。子文欲委重于子⽟,故略其事。○朝如字,注同。戮音六。○子⽟复治兵于蒍,子⽟为令尹故。蒍,楚邑。○复,扶又反。蒍,于委反。终⽇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疏]“贯三人耳” ○正义曰:耳,助句也。 国老皆贺子文, [疏]“国老皆贺” ○正义曰:《王制》云:“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然则国老者,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 子文饮之酒。贺子⽟堪其事。○贯音官,又古乱反。饮,于鸩反。蒍贾尚幼,后至不贺。蒍贾,伯嬴,孙叔敖之⽗。幼,少也。○嬴音盈。少,诗照反,下同。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