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二僖元年尽五年 (第9/11页)
#12103;之一分,为十二月,则一月各有三十⽇十六分⽇之七,是故从前月初节至后月初节必三十⽇有馀也。其⽇月之行天也,⽇行迟,月行疾,每二十九⽇过半而月及⽇,谓之一月,故从朔至朔,唯二十九⽇过半耳。计一岁则有馀十一⽇,而不得周年,故作闰月以补之。计十九年而有七闰,古历十九年为一章,以其闰馀尽故也。步历之始,以朔旦冬至为首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至十九年闰馀尽,复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为一章。积章成部,积部成纪。治历者以此章、部为法,此因
以可明其术数,推之而知气朔也,审别阴阳寒暑,不失其时也,以所陈叙时事,教训下民。鲁君不能常脩此事,故善公之得礼也。 ○注“分舂”至“其职” ○正义曰:一年分为四时,时皆九十馀⽇。舂之半、秋之半,昼夜长短等,画夜中分百刻,故舂秋之半称舂秋分也。冬之半、夏之半,昼夜长短极,极训为至,故冬夏之半称冬夏至也。四时之气,寒暑不同。舂夏生物,秋冬杀物。生物则当启,杀物则当闭,故立舂、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言物谓气⾊者,谓非云而别有气⾊,杜恐与云相乱,故别云气⾊也。《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辩吉凶⽔旱降丰荒之祲象。”郑玄云:“物,⾊也。视⽇旁云气之⾊降下也,知⽔旱所下之国。”郑玄云:“以二至二分观云⾊,青为蟲,⽩为丧,⾚为兵荒,黑为⽔,⻩为丰。”众之此言,盖出占候之书,计云气之占,不啻尽此而已,但世绝其学,故莫能知焉。《左传》诸所发凡,皆是周之旧典。既言“礼也”更复发凡,是重申周典也。直言“必书云物”不更云“公”是⽇官掌其职,非公所当亲也。刘炫规云:“书云物‘亦是公亲为之,但上文有‘公既视朔’,故下文去‘公’字耳。”今删。定知不然者,上言“公既视朔”是传家之语,下云“必书云物”是周公旧凡。旧凡之文,包诸侯、天子,若诸侯称“公书云物”则天子当称“王书云物”是知旧凡元无“王”、“公”之文,⽇宮掌其事。若以上文有“公既视朔”故知公字,然则周公旧凡岂豫知自公既视朔,没去公字乎?苟生异见,妄规杜氏,非也。 晋侯使以杀大子申生之故来告。释经必须告乃书。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不谨慎。○为,于伪反,下“乃为”同。寘,之豉反。 [疏]注“不谨慎” ○正义曰:不谨慎,所为多寘薪于中焉,若今栫木。 夷吾诉之。公使让之。谴让之。○谴,弃战反。士蒍稽首而对曰: [疏]“士蒍稽首” ○正义曰:《周礼》:“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郑玄云:“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郑唯解此三者,拜之形容所为以异也。稽首,头至地,头下缓至地也。顿首,头不至地,暂一叩之而已。《尚书》每称“拜手稽首”者,初为拜头至手,乃复叩头以至地,至手是为拜手,至地乃为稽首。然则凡为稽首者,皆先为拜手,乃成稽首,故《尚书》“拜手稽首”连言之。传虽不言拜手,当亦先为拜手,乃为稽首,稽首拜手共成一拜之礼。此其为敬之极,故臣于君乃然。孔安国为以尽礼致敬,知此是礼之极尽也。大祝“九拜”又云:“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郑玄云:“振动,战栗变动之拜。吉拜,拜而后稽颡,谓齐衰不杖以下者。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奇拜谓一拜,答臣下拜。褒拜,再拜,拜神与尸。肃拜,今时撎也。介者不拜。”说者又为以,稽首,臣拜君也;顿首,谓敌者相拜也;空手,谓君答臣拜也。 “臣闻之:无丧而慼,忧必雠焉;雠犹对也。无戎而城,雠必保焉。保而守之。寇雠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诗·大雅》。怀德以安,则宗子之固若城。 [疏]“诗云”至“惟城” ○正义曰:《诗·大雅·板》之七章。怀,和也。宁,安也。和其德以抚民,则其国惟安矣。但能以德安国,则宗子之固若城。 君其脩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言城如不固宗子。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寻,用也。○焉用,于虔反。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適从?”士蒍自作诗也。尨茸,乱貌。公与二公子为三,言城不坚则为公子所诉,为公所让;坚之则为固雠不忠,无以事君,故不知所从。○尨,莫江反,又音蒙。茸,如容反,又音戎。適从,丁历反。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雠也。”逾垣而走,披斩其袪。遂出奔翟。袪,袂也。○难,乃旦反。披,普⽪反。校音教。徇,似浚反。垣音袁。袪,起鱼反。翟音狄。袂,面世反。 [疏]注“袪袂也” ○正义曰:《礼·深⾐记》云:“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丧服》云“袂属幅,袪尺二寸。”幅谓⾐之⾝也。袂属于幅,长于手,反屈至肘,则从幅尽于袖口,总名为袂。其袂近口又别名为袪,此斩其袪,斩其袖之末也。《诗·唐风·羔裘》传云:“袪,袂末。”郑玄《⽟藻》注云:“袪,袂口也。”但袂是总名,得以袂表袪,故云袪袂。 “夏,公孙兹如牟”娶焉。因聘而娶,故传实其事。○娶,七喻反,本又作取。 会于首止,会王大子郑,谋宁周也。惠王以惠后故,将废大子郑而立王子带,故齐桓帅诸侯会王大子,以定其位。 [疏]注“惠王”至“其位” ○正义曰:二十四年传曰:“不穀不德,得罪于⺟氏之宠子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