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四定元年尽四年 (第6/11页)
13;于齐,此又假羽旄于郑者,或当制作巧异,故闻而借观之。 明⽇,或旆以会。或,贱者也。继旐曰旆,令贱人施其旆,执以从会,示卑郑。○旆,步贝反。旐音兆。令,力呈反。下“欲令蔡”同。 [疏]注“或贱”至“卑郑”○正义曰:郑玄注《论语》云:“或云,言有人不显其名,而略称为或,是或为贱者也。”“继旐曰旆”《释天》文也。郭璞曰:“帛续旐末为燕尾者。”然则旐谓旂⾝,旆谓旂尾。晋令贱人建此羽旄,施其旒旆于下,执之以从其会。本谓其美,而就郑借观之。既得其物,令贱人服用之,是示其卑侮郑也。郑是列国,而晋卑侮之,诸侯是于知晋轻蔑,心皆怨恨,故晋是于乎失诸侯。 晋是于乎失诸侯。传言晋无礼,以所遂弱。将会,卫子行敬子言于灵公,子行敬子,卫大夫。曰:“会同难,难得宜。啧有烦言,莫之治也。啧,至也。烦言,忿争。○啧,仕责反,一音责。争,争斗之争。 [疏]注“啧至”至“忿争”○正义曰:“啧,至”贾逵云然,是相传训也。《易·系辞》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谓见其至深之处,赜亦深之义也。谓至于会时,有烦乱忿争之言,无才辨者,则莫之能治也。 其使祝佗从。”祝佗,大祝子鱼。○佗,徒何反。从,才用反,下“师从”、“旅从”同。大音泰,下“大祝”、“大卜”、“大中”、“大原”同。公曰:“善。”乃使子鱼。子鱼辞曰:“臣展四体,以率旧职,犹惧不给,而烦刑书。若又共二,共二职。○共音恭,注同。徼大罪也。且夫祝,社稷之常隶也。隶,贱臣也。○徼,古尧反。夫音扶。杜稷不动,祝不出竟,官之制也。社稷动,谓国迁。○竟音境,下同。 [疏]注“社稷动谓国迁”○正义曰:《周礼·大祝》云:“大师宜于社,造于祖,设军社。及军归,献于社,则前祝。”天子之祝如此,则诸侯之祝官亦然也。然则彼军行,唯有社无稷。今社稷俱动,故知谓国迁也。国迁唯在竟內,得云“祝不出竟”者,《诗》称公刘迁豳、大王来岐,及《舂秋》杞都陈留而迁缘陵、及许迁于析之属,并是离弃本国,远適它土,故有出竟之事。刘以社稷动谓军行而规杜,非也。 君以军行,祓社衅鼓,师出,先事祓祷于社,谓之宜社。是于杀牲,以⾎涂鼓鼙,为衅鼓。○祓音弗,徐音废。衅,许靳反。鼙,步西反,本又作鞞。 [疏]注“师出”至“衅鼓”○正义曰:《释天》云:“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是军师将出,必有祭社之事也。《周礼》:“女巫掌祓除衅浴。”则祓亦祭名,故知祓社即宜社是也。《说文》云:“衅,⾎祭也。”是杀牲以⾎涂鼓鼙为衅鼓,此皆祝官掌之。 祝奉以从,奉社主也。○从,如字,又才用反。 [疏]“祝奉以从”○正义曰:礼,军行,必以庙主、社主从军而行。《尚书·甘誓》云:“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孔安国云:“天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及社主行。有功,则赏祖主前,示不专也。用不命奔北者,则戮之于社主前。社主阴,阴主杀。亲祖严社之义也。”是军行必载社主行,故祝官奉主以从。 是于乎出竟。若嘉好之事,谓朝会。○好,呼报反。君行师从,二千五百人。卿行旅从,五百人。臣无事焉。”公曰:“行也!”及皋鼬,将盟。 [疏]“若嘉”至“事焉”○正义曰:此会因而侵楚,卫侯当以军行。而云“臣无事”者,晋本以会召诸侯,传言“将会”是赴会之时,未知将侵伐也。但诸国既集,师众自多,故因得行侵耳。 将长蔡于卫。欲令蔡先卫歃。○长,丁丈反。令,力呈反。先,悉荐反。下文“先卫”同。歃,所洽反,又所甲反。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曰:“闻诸道路,不知信否。若闻蔡将先卫,信乎?”苌弘曰:“信。蔡叔,康叔之兄也,蔡叔,周公兄;康叔,周公弟。 [疏]注“蔡叔”至“公弟”○正义曰:《史记·管蔡世家》云:“武王同⺟兄弟十人。⺟曰大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郕叔武,次曰霍叔封,次曰康叔封,次曰聃季载。”如彼文,则蔡叔,周公弟也。今以蔡叔为周公兄者,以僖二十四年传富辰言文之昭十六国,蔡在鲁上,明以长幼为次,贾逵等皆言蔡叔周公兄,故杜从之。马迁之言多辟谬,故用不《史记》为说。 先卫,不亦可乎?”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蕃,方元反。相,息亮反。于周为睦。睦,亲厚也。以盛德见亲厚。分鲁公以大路、大旂,鲁公,伯禽也。此大路,金路,锡同姓诸侯车也。交龙为旂,《周礼》:“同姓以封。”○分,扶问反,下并同。路,本亦作辂,音路,下皆同。旂,其依反。锡,星历反。 [疏]注“鲁公”至“以封”○正义曰:《周礼·巾车》云:“金路,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郑玄云:“金路,以金饰诸末。大旂,九旗之画交龙者。以宾,以会宾客。同姓以封,谓王子⺟弟以功德出封,若鲁、卫也。”“交龙为旂”《司常》文也。 夏后氏之璜,璜,美⽟名。○夏,户雅反,下皆同。璜音⻩。 [疏]注“璜美⽟名”○正义曰:夏后氏所宝,历代传之,知美⽟名也。哀十四年传云:“向魋出于卫地,公文氏攻之,求夏后氏之璜焉。”则璜非一也。《尚书·旅獒》及《鲁语》皆云,古者分同姓以珍⽟展亲。则先王不以⽟赐向魋,向魋自规求得之也。郑玄注《周礼》云:“半璧曰璜。” 封⽗之繁弱,封⽗,古诸侯也。繁弱,大弓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