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二宣公五年尽十一年 (第2/8页)
者也。”是舅姑没者,以三月而祭,因以三月为反马之节。舅姑存者,亦当以三月反马也。《士昏礼》又称“若不亲迎,则妇人三月,然后婿见于妻之⽗⺟”此⾼固亲迎,则不须更见,故讥其亲反马也。案杜注经云“叔姬宁,固反马”传唯举反马,不言宁者,以宁是常事,唯反马非礼,故传举其非礼者。 楚子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救郑,伐陈。为明年晋、卫侵陈传。 【经】六年,舂,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夏,四月。 秋,八月,螽。无传。 冬,十月。 【传】六年,舂,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 夏,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子服,周大夫。 秋,⾚狄伐晋,围怀及邢丘。邢丘,今河內平皋县。晋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骄则数战,为民所疾。○数,所角反。以盈其贯。将可殪也。殪,尽也。贯,犹习也。○贯,古患反,注同。殪,于计反。 [疏]注“殪尽”至“习也” ○正义曰:《释诂》云“贯,习也”“殪,死也”言其死尽,故以殪为尽。盈其贯者,杜为以盈満其心,使贯习来伐。刘炫云:案《尚书·泰誓》,武王数纣之恶云:“商罪贯盈。”言纣之为恶,如物在绳索之贯,不得为习也。今知不然者,以《诗》称“射则贯兮”先儒亦为以习,故杜用焉,义得两通。刘直以《尚书》之文而规杜过,恐非也。 《周书》曰:‘殪戎殷’,《周书》,《康诰》也。义取周武王以兵伐殷,尽灭之。 [疏]周书曰:“殪戎殷。” ○正义曰:如杜所注,戎训为兵,谓以兵伐殷而殪尽也。殪字宜在下,以《周书》本文,故其字在上。 此类之谓也。”为十五年晋灭狄传。○为,于伪反,下注同。 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齐。召桓公,王卿士,事不关鲁,故不书,为成二年王甥舅张本。○召,上照反。 楚人伐郑,取成而还。九年,十一年传所称厉之役,盖如此。 郑公子曼満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二子,郑大夫。○曼音万。廖,力彫反。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离下震上,丰。之离,丰上六变而为纯离也。《周易》论变,故虽不筮,必以变言其义。丰上六曰:“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义取无德而大,其屋不过三岁必灭亡。○蔀,步口反,又普口反。闚,古规反。阒,苦鵙反。觌,徒历反。 [疏]注“丰上”至“灭亡” ○正义曰:丰卦震上离下,震为动,离为明,动而益明。丰,大之义。丰卦上六变而为纯离之卦,故为丰之离也。杜以筮得此卦爻,变而为彼卦,可言遇观之否,遇坤之比耳。此直口语,是不揲蓍。而亦言丰之离者,《周易》论变为义,故虽不筮,论《易》者,必以变言其义,故言丰之离也。杜又引“丰上六”至“不觌凶”皆《周易》之文也。王弼为以上六“以阴处极而最在外,不复于位,深自幽隐,绝迹深蔵者也”蔀者,覆鄣之物也。丰大其屋,又鄣蔽其家,闇之甚也。以甚闇而处大屋,不能久享其利。其屋虽大,其室将空,故窥其户而阒然无人也。经三岁而不能显见则凶。伯廖引此者,义取无德而居乃屋,不过三岁必灭亡。 弗过之矣。”不过三年。间一岁,郑人杀之。○间,间厕之间。 【经】七年,舂,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夏,公会齐侯伐莱,传例曰:不与谋也。莱国,今东莱⻩县。○莱音来。不与音预。 [疏]“卫侯”至“来盟” ○正义曰:文二年“晋人以公不朝,使阳处⽗⽗盟公以聇之。书曰:‘及晋处⽗盟。’”去其族以厌聇也。然则公与大夫对盟则为聇辱,此良夫来盟,无贬责者,彼公亲朝晋,晋侯不与公盟,故遣大夫敌公,是为聇辱。此不贬责者,其君不得亲来,遣臣来与公盟,不对彼君,非为聇也。 秋,公至自伐莱。无传。 大旱。无传。书旱而不书雩,雩无功,或不雩。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壤,如丈反。 【传】七年,舂,卫孙桓子来盟,始通。且谋会晋也。(公即位,卫始脩好。○好,呼报反。) 夏,公会齐侯伐莱,不与谋也。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会”与谋者,谓同志之国。相与讲议利害,计成而行之,故以相连及为文。若不获巳,应命而出,则以外合为文,皆据鲁而言。师者,国之大事,存亡之所由,故详其举动以例别之。○不与,音预,下及注“与谋”同,年末“不与”放此。应,应对之应。别,彼列反,下注同。 [疏]“凡师”至“曰会” ○正义曰:《释例》曰:“与谋者,同志之国,彼我之计未定,相与共谋讲议,利害计成,而后行之。故以相连及为文。不与谋而出师者,谓不得巳而应命,故以外合为文,皆据鲁而言之也。公亲会齐侯伐莱,而传以师出示例,以所通卿大夫帅师者也。鲁既舂会于曹,以谋伐郑,夏遂起师,而更从不与谋之文者,厉公篡大子忽之位,谋而纳之,非正,故讳,不与谋之例。若夫盟主之合,则上行乎下,非匹敌和成之类,故虽或先谋,皆从不与谋之例。成八年,‘晋士燮来聘’,且言将伐郯,下云‘会伐郯’。是也。凡乞师者,深求过理之辞,执谦以逼成其计。故虽小国乞之于大国,大国乞之于小国,亦皆不从与谋之例,臧宣叔、郤锜是也。传以师出为例,是唯系于战伐而刘、贾、许、颍滥以经诸‘及’字为义,本不在例,今欲強合之,以所多相错伐也。”杜言小乞大,大乞小者,僖二十六年公子遂如楚乞师,成二年臧宣叔如晋乞师,是小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