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一襄十年尽十二年 (第4/10页)
霍邑者,班固《汉书·樊哙传》云:“攻霍人。”是霍人,邑名也。刘炫云:“霍,晋邑;人,掌邑大夫,犹邹邑大夫称邹人纥,盖使为晋附庸也。” 师归,孟献子以秦堇⽗为右。嘉其勇力。生秦丕兹,事仲尼。言二⽗以力相尚。子事仲尼,以德相⾼。○秦丕兹,一本作“秦不兹” 六月,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訾毋。宋地。○訾,子斯反。毋音无。庚午,围宋,门于桐门。不成围而攻其城门。 晋荀罃伐秦,报其侵也。侵在九年。 卫侯救宋,师于襄牛。郑子展曰:“必伐卫!不然,是不与楚也。得罪于晋,又得罪于楚,国将若之何?”子驷曰:“国病矣。”师数出,疲病也。○数,所角反。疲音⽪。子展曰:“得罪于二大国,必亡。病,不犹愈于亡乎?”诸大夫皆为以然。故郑皇耳帅师侵卫,楚令也。亦兼受楚之敕命也。皇耳,皇成子。孙文子卜追之,献兆于定姜。姜氏问繇,繇,兆辞。○繇,直救反。 [疏]注“繇兆辞” ○正义曰:《周礼·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郑玄云:“颂谓繇也。”是言灼⻳得兆,其兆各有繇辞,即下三句是也。此传唯言兆有此辞,不知卜得何兆。但知旧有此辞,故卜者得据以答姜耳。其千有二百,皆此类也。此繇辞皆韵。古人读雄与陵为韵。《诗·无羊》、《正月》,皆以雄韵蒸韵陵,是其事也。 曰:“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姜氏曰:“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大夫图之!”卫人追之,孙蒯获郑皇耳于⽝丘。蒯,孙林⽗子。○丧,息浪反,下同。御,鱼吕反。蒯,苦怪反。 秋,七月,楚子囊、郑子耳侵我西鄙。于鲁无所聇,讳而不书,其义未闻。 [疏]注“于鲁”至“未闻” ○正义曰:服虔云:“不书,讳从晋。不能服郑,旋复为楚、郑所伐,聇而讳之也。”杜以从盟主而不能服叛国,于鲁未⾜为聇。被伐无所可讳,故云“其义未闻” 还,围萧,八月,丙寅,克之。萧,宋邑。九月,子耳侵宋北鄙。孟献子曰:“郑其有灾乎!师竞巳甚。竞,争竞也。○争,争斗之争,下文“与之争”同。周犹不堪竞,况郑乎!周谓天王。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郑简公幼少,子驷、子国、子耳秉政,故知三士任其祸也。为下盗杀三大夫传。○少,诗照反。任音壬。 莒人间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东鄙。诸侯有讨郑之事。○间,间厕之间。 诸侯伐郑。齐崔杼使大子光先至于师,故长于滕。大子,宜宾之以上卿。而今晋悼以一时之宜,令在滕侯上,故传从而释之。○长,丁丈反。巳酉,师于牛首。郑地。 初,子驷与尉止有争。将御诸侯之师,而黜其车。御牛首师也。黜,减损尉止获,又与之争。获囚俘。子驷抑尉止曰:“尔车非礼也”言女车犹多过制。 [疏]注“言女”至“过制”正义曰:前已减损其车,复云“尔车非礼”明是仍嫌车多,言其过制。大夫之制,不知车当几乘。从军之车,未必制有定限。子驷心憎尉止,嫌其豪富,本意不为过礼制也。 遂弗使献。不使献所获。初,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洫,田畔沟也。子驷为田洫,以正封疆,而侵四族田。○洫,况域反。堵音者,或丁古反。丧,息浪反,下同。疆,居良反。 [疏]注“洫田”至“族田”正义曰:《考工记》:“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氵会。”然则沟洫俱是通⽔之路,相对大小为异耳。皆于田畔为之,故云“田畔沟也”为田造洫,故称“田洫”此四族,皆是富家,占田过制。子驷为此田洫,正其封疆,于分有剩,则减给他人。故正封疆而侵四族田也。《小司徒》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注云:“此谓都鄙采地之制也” 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八年,子驷所杀公子等之党。○,许其反,本亦作熙,又音怡。是于子驷当国,摄君事也。子国为司马,子耳为司空,子孔为司徒。冬,十月,戊辰,尉止、司臣、侯晋、堵女⽗、子师仆帅贼以⼊,晨攻执政于西宮之朝,公宮。杀子驷、子国、子耳,劫郑伯以如北宮。子孔知之,故不死。子孔,公子嘉也。知难不告,利得其处也。为十九年杀公子嘉传。○难,乃旦反。处,昌虑反。书曰“盗”言无大夫焉。尉止等五人,皆士也。大夫,谓卿。子西闻盗,不儆而出,子西,公孙夏,子驷子。○儆音景。夏,户雅反。尸而追盗。先临尸而逐贼。盗⼊于北宮,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子产闻盗,子国子。为门者,置守门。庀群司,具众官。○庀,匹婢反。闭府库,慎闭蔵,完守备,成列而后出,兵车十七乘,千二百七十五人。○蔵,才浪反,又如字。守,手又反。乘,绳证反。尸而攻盗于北宮,子蟜帅国人助之,杀尉止、子师仆,盗众尽死。侯晋奔晋,堵女⽗、司臣、尉翩、司齐奔宋。尉翩,尉止子。司齐,司臣子。○翩音篇。子孔当国,代子驷。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自群卿诸司,各守其职位,以受执政之法,不得与朝政。○辟,婢亦反。与音预,下“鲁不与”同。 [疏]注“自群”至“朝政” ○正义曰:于时郑伯幼弱,政在诸卿,国事相与议之,不得一人独决。子孔性好专权,自以⾝既当国,望其一听于己。新经祸乱,与大夫设盟,为盟载之书曰:“自群卿诸司以下,皆以位之次序,一听执政之法。悉皆禀受成旨,不得⼲与朝政。”令其权柄在巳也。大夫、诸司、门子不顺,子产谓之“专欲难成”谓此也。服虔云:“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